家有宝宝网

如何教育孩子玩和學結合_玩和學結合的教育方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

如何教育孩子玩和學結合呢?孩子是通過遊戲和玩耍來學習知識和促進潛能開發,這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的,那麼如何教育孩子玩和學結合呢?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有關的知識。

一、怎樣教育孩子玩和學結合

學習知識要和孩子的遊戲玩耍相結合,遊戲在孩子的智力和能力發展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孩子早期的知識學習應該盡最的和孩子的遊戲玩耍結合,那種把知識學習與孩子的遊戲玩耍對立起來的作法,是不惜兒童心理學的表現。

靈長類動物生態學家經過對動物的研究發現,在個體尚未發育完全的時期,遊戲似乎具有一種決定性的功能,這種功能隨著個體從猴到猿到類人猿,直至人類這個意向高級進化的過程,而顯得越來越重要。因此,美國兒童心理學家布獸納指山:幼兒的遊戲是兒童時期的一件大事,是成年後能勝任各頂工作的前兆或先驅。

那麼遊戲對耍幼兒童的知識或技能學習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我們看下面的實例,

小猩猩的啟示

科學家們對生活在坦尚尼亞動物保護區的大小不一的小猩猩進行觀察和研究,他們發現,小猩猩從出生到四五歲這段時間,總是與母猩猩形影不離,它是母猩猩的獨養兒子。因而小程猩有大最的時間去觀察大猩程的行為,並且把看到的情況和遊戲活動結合起來。

那麼,小猩猩是如何把這種早期的觀察容納入遊戲之中,從而導致產生熟練的成熟行為的呢?

白蟻是生活在熱帶雨林中的大猩猩們最喜愛吃的食物。科學家們觀察到,大猩握己經掌握了很熟練的抓白蟻的技術,它們找來嫩的細樹技,剝去樹枝上的樹葉,先把光禿禿的樹伎放入口中用唾液弄濕,再從蟻穴的入口中插進去,稍等片刻,讓白蟻粘上樹技。然後,他們把這根粘滿了白蟻的樹枝倒轉頭來,津津有味地大吃白蟻了。

而小猩捉學習捉白蟻的技術是通過遊戲嘗試的。他們挨著母捉猩坐下,受到外界壓力的影響,學習捉白蟻的一個個動作。盡廿他們得不到真正的食物獎勵,但是他們學習著,玩耍著,他們玩樹枝,剝去嫩枝上的樹葉,撿起長度不同的樹枝放到不同的潤穴中去。這些小猩猩通過各種滑稽的遊戲活動,最終學會組合成捉白蟻行為的一系列動作。

在這少小猩猩中,有一隻取名為雨林的小猩猩,這只小猩猩3歲時死了媽媽,由它的大姐帶養。由於大姐照乏照看小猩猩的經驗,因此梅林沒有得到通常母猩我可以給以的娛樂條件和壓力影響,它沒有像其它小狂猩那樣得到充分的遊戲和娛樂活動,結果它也沒有像別的小猩狸那樣學會長白蟻,直到它4歲半的時候,幹這件工作還是顯得很笨拙。

這只缺少了遊戲的小猩猩的表現表明了遊戲對早期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要影響。

總之,遊戲是重要的教育,遊戲是即興創作和一物多用的工具,也是規章制度的第一個媒介,特別是對於3歲以前的孩子,學知識應該和做遊戲結合起來,只有在玩中去教,在玩中去學,順其自然,跟著孩子的興趣走,採用循序漸進的教法,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孩子在家學習的兩大注意事項

1、不當監工,引導孩子自覺學習

中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缺乏自製力,學習注意力不能長時間的集中,一些家長在孩子學習時,便常常坐陣監督,孩子稍一走神、玩耍,家長便呵斥、批評、甚至打罵。其實,孩子走神、玩耍是因為孩子的學習習慣尚未形成。自覺、主動的學習習慣不是靠“盯”出來的,而是在嚴格有序的訓練中形成的。家長在輔導孩子時,首先要提出學習要求,讓孩子心中有數。在孩子學習過程中,要經常提醒孩子按規範要求去做。特別是孩子學習環境發生變化時,家長要及時排除對孩子學習習慣可能帶來的干擾,堅定孩子的意志,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終達到自覺、主動地學習。

2、不當幫工,鼓勵孩子獨立學習

現今的家庭輔導,大多集中在孩子們作業的解難答疑上。當孩子在做作業過程中遇到了不懂的問題時,家長大都幫助解答,並不厭其煩地講給孩子聽,直到孩子聽懂、會做為止。精闢、透徹的講解,固然能使孩子恍然大悟,但往往是以犧牲孩子的獨立思考、深入探究和積極創新的機會為代價的。久而久之,孩子便養成了依賴心理,很少去獨立思考和研究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