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如何教育兒童_教育兒童的方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

對於孩子的教育要從小抓起,那如何教育兒童呢,准爸爸媽媽們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學習如何教育兒童吧。

現今很多的父母為了讓孩子更加的優秀都會在孩子小時候就進行藝術教育,希望他們能有一技之長。

一、教育兒童的誤區

1.主觀意識強烈,不顧孩子的意願

如果孩子進入了一個自己不喜歡的特長班,那麼那是很枯燥的一件事,父母最好能夠提前問清楚孩子真正喜歡的是什麼,然後在報名特長班。這樣孩子能夠更好的接受特長班的學習,不然枯燥的學習環境只會阻礙孩子開朗性格的形成和情商的發展。

2.貪多求全

很多的家長為了能夠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就不惜花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給孩子報了很多的培訓班,但是這對孩子來說卻是一個很大的負擔。家長們給孩子報很多培訓班的後果往往是孩子一門藝術都不精通,而且還會破壞了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

3.教育方法不當

適當的早教對於孩子來說的確能夠激發他們的潛能。但是,對於孩子來說貪玩畢竟是他們的天性。我們無法要求孩子和大人一樣成熟穩重,而且孩子的興趣是具有很大的改變性的,因此家長們要注意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和欲望。當孩子對學習生厭的時候,家長應該循循善誘的引導,不要拿出家長的架子去逼孩子學習,不然會造成事與願違的效果。

二、那麼家長們怎樣才能夠走出教育的誤區呢

1.需要家長們端正心態,孩子的天性是不能抹殺而需要引導的。應該根據孩子的心裡特點出發,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家長所期望的的效果,同時家長們還應該明白特長只是一個輔助的作用,要在孩子力所能及的範圍下進行。

2.還需要注意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特長教育主要是培養孩子的興趣和欲望。所以在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鬆弛有度,要充分挖掘孩子的潛能。

家長們要知道玩耍其實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孩子在玩耍中學習才能夠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不要一味的以你覺得教育孩子好的方式去教育他,一定要注意其中的誤區,免得適得其反。

三、如何教育兒童

1.幼兒階段最重要的不是學知識

幼兒階段最重要的不是學知識,而是讓孩子形成終生受益的品質、態度、情感、能力,這非常重要。當然也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識技能,但這並不是幼兒階段最主要的任務。

2.最適合培養幼兒的方式是“遊戲”

說教的方法不適宜培養孩子,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方法是“遊戲”。孩子可以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學會與人商量。

3.將社會上的熱點問題引入課堂

可以適時將社會上的熱點問題引入課程。孩子回到家還會向家長宣傳,如果看到家長亂扔垃圾,就會告訴他們這是不對的,垃圾要分類。連很多家長都說,垃圾分類的遊戲讓他們很受益,以前他們都不懂得垃圾還要分類,以及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

還有“關愛他人”的教育,組織孩子們到敬老院、開智學校慰問、表演木偶戲,使孩子從小懂得同情和關懷弱者。

4.關注孩子的發展潛力

幼稚教育作為基礎教育,應關注孩子的可持續發展。什麼樣的孩子才有發展潛力?熱情大方,會關心同伴,這樣的孩子人緣更好,以後也會有更多鍛煉的機會;同時,這樣的孩子求知欲強,思維很活躍,學習(行為)習慣比較好。幼稚教育就是在潛移默化中造就孩子健全美好的心靈,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幼稚教育就是讓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生活、行為、衛生習慣。孩子的潛力非常大。小班的孩子經常玩交通安全的遊戲,已經懂得走人行道要靠右走,過馬路要走斑馬線等交通規則。

5.要孩子做到家長首先要做到

孩子的教育不能光靠學校,家庭、社會都會對孩子產生影響。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更大。而且,由於孩子喜歡模仿大人,但是又不懂得選擇,就把在家庭和社會中看到、聽到的一切現象都模仿和表現在遊戲中了,比如有的孩子會模仿大人醉酒的樣子。

家長無論是說話,還是行動,實際上就已經在教孩子怎麼做了。家長經常跟孩子說,對人要有禮貌,不能亂發脾氣。可是家長自己說話的時候,經常大呼小叫的。孩子怎麼能不受影響呢?要孩子做到,家長首先要做到。有些家長說,我們要是早知道這些就好了,可以讓孩子早點養成好習慣。

6.錯過幼兒期再糾正就難了

有人說,小孩子還不懂事,以後長大了再慢慢教。不要小看孩子,他們已經懂得很多事情了。在孩子幼小的時候,教他更容易接受。如果錯過了幼兒期的教育,以後再糾正就難了。

7.很多家長喜歡替孩子包辦

家長們常常是口頭上說很重視子女教育,但具體到小事上,就做不到。現在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儘量地滿足孩子的需求。過於嬌慣孩子,孩子就不懂得謙讓。

幼稚教育要從實實在在的小事做起,才會見實效。還有很多家長喜歡替孩子包辦。比如幼稚園請家長 一起觀看孩子比賽系鞋帶,可有些家長卻一面對孩子說“這很容易”,一面就替孩子把鞋帶給系起來了。家長應該多放手,讓孩子得到鍛煉,不能讓他事事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