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偏食會影響寶寶情緒_如何糾正寶寶偏食

養生之道網導讀:

偏食是不少媽媽都倍感發愁的問題,那是因為媽媽們都知道偏食對寶寶的發育不好。那麼偏食會影響寶寶情緒嗎?其實偏食會影響寶寶情緒,使寶寶情緒不穩。下面來看看具體原因。

偏食會導致兒童情緒不穩

現在有很多兒童興趣很不穩定。據科學家研究,兒童情緒不穩定大多是由飲食造成。多讓兒童吃蔬菜可以緩解這種情緒。

調查發現,愈不喜歡蔬菜的兒童,其咬合力愈弱。而且不喜歡吃蔬菜的孩子有蛀牙也比較多,蛀牙多則不能用力咀嚼。牙齒好壞關係到咀嚼功能,而咀嚼可以緩和緊 張、焦慮。腎上腺激素的分泌也與穩定情緒有關,緊張或饑餓時,血液中的腎上腺素分泌的激素就會增加,這種激素就是所謂鬥爭激素,作用是“拼命咬住獵物,不 達目的絕不退縮”。但是咬合力差會減少體內的“鬥爭激素”的分泌,致使緊張、焦慮得不到緩解。

此外,從營養學的觀點來說,不喜歡吃蔬菜也對情緒不利。蔬菜中的鉀有助於鎮靜神經,安定情緒;相反地,動物性食物,或食鹽、味精、小蘇打之中的鈉會使神經興奮。 另外,體內過剩的鈉能否順利排泄出去,鉀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不喜歡吃蔬菜者,通常無法攝取足夠的鉀,因此,多餘的鈉無法全數排出,殘留在體內,變成焦 慮、情緒不穩定的主因。

但要讓兒童喜歡吃蔬菜並不容易做到,家庭主婦一定要多動腦筋,變化蔬菜的烹煮方式,例如將胡蘿蔔等根菜類做成簽或絲狀,或磨成醬,加入肉餡中,或添加於漢 堡的碎肉中,製成水餃、漢堡或其它食物,不但小孩愛吃,大人也一樣受益。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糾正偏食?

1、糾正偏食早開始

由於嬰兒期極少或根本沒有接觸過苦味或酸味食物,到幼兒時就會對這類食物極不適應。所以在要嬰兒期有意識地讓寶寶接觸苦味或酸味食品,可以預防今後出現偏食。如給予少量有蔥姜的魚湯、米醋湯麵、含少許胡椒的菜湯等。

2、家長應注意烹調方法,食物要多樣

烹調時要做到色、香、味俱全,引起孩子對食物的興趣。如除了白煮蛋外,還可蒸蛋、炒蛋、煎荷包蛋等。不愛吃蔬菜的孩子,父母可將菜剁碎後放在粥或飯內給孩子吃。也可在孩子喜吃的食物中夾雜些他不愛吃的食物。

3、吃飯時家長要善於誘導

家長在進餐時應有意識地培養和教育孩子葷素菜均食,有啥吃啥。對那些不愛吃蔬菜的孩子,家長要耐心告訴他們吃了蔬菜會長得高,身體好。家長的語言暗示對孩子影響較大,所以父母在相互談論時,可以利用孩子在的場合下多談偏食的害處。對那些偏食較頑固的孩子,家長不要用強制手段硬逼孩子吃下他不愛吃的食物,否則造成逆反心理。可採用獎勵的方法,比如吃了他不愛吃的食物後,滿足他出外玩的要求。

4、家長首先做到不挑食

在與孩子吃飯時要避免說什麼好吃,什麼不好吃,否則在孩子的腦中會印下“愛吃”、“不愛吃”的不良習慣。

5、創造良好的就餐氣氛

在餐桌上切忌訓斥和打罵孩子。由於偏食習慣不同,可將偏食小孩聚在一起吃,他們看到自己不愛吃的菜被別的孩子吃得津津有味。也會嘗試起來。優美的環境可增進孩子的食欲,如橙黃色的飲食環境有助於改掉孩子的挑食習慣。

應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孩子患慢性疾病,如貧血、肝炎、鋅缺乏等也會導致偏食習慣,此時家長應帶孩子到醫院診治。從源頭上治好孩子偏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