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讓孩子有動力的秘訣_讓孩子有動力有何秘訣

養生之道網導讀:

讓孩子有動力的秘訣,當然就是讚美了,也就是對寶寶做出一種整體性的判斷,強調他個人的能力,這就是有效的讓孩子有動力的秘訣。

父母對於孩子的期待已經成為孩子們前進的動力,而這句話的實踐者正是黃金法則的創始人卡耐基,這位美國現代教育之父小時候也是一個公認的壞男孩哦,但是他的改變恰恰就是來源於他人對自己的肯定。

卡耐基小時候母親早逝,父親在他九歲的時候娶了第二任妻子,卡耐基剛開始並不喜歡他的繼母,但是她的繼母對於卡耐基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讚美,她告訴卡耐基:你並不是一個壞男孩,而是我見過最聰明最有創造力的孩子。正是來自于繼母的讚美,讓卡耐基覺得心裡暖暖的,對於人生也重新有了深刻的認識。

言語的力量不容小覷,它能夠讓孤苦的人感到溫暖,能讓陷入絕境的人再次感到希望,同樣它對於一個人性格的養成也有了促進作用,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需要瞭解,語言同樣是教育的重要分支。

每個孩子都希望能夠獲得身邊人的肯定,當他們有進步的時候,父母的鼓勵和肯定能夠讓孩子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而他們為了延續這份內心的滿足感會更加努力,這就是良性迴圈的開始。有些家長之所以不願意誇獎孩子,並不是他們沒有看到孩子的進步而是擔心誇獎了孩子,孩子難免就驕傲了。這個問題確實也有著現實意義,但為了避免讚美的消極意義,就需要父母把握好度了。

很多時候孩子行為上的錯誤恰好反映出了父母教育的缺失,虛榮心強的孩子可能也是受到了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對於孩子的進步是要及時表揚的,但是不要總是掛在嘴上,逢人就說,如此才容易給孩子一個錯誤的指引,認為自己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行為,容易讓他們覺得驕傲從而止步不前。

總結:想要孩子能夠在讚美中進步,也需要培養孩子健康積極的心態,鼓勵孩子能夠勇於探索,同時能夠拓寬眼界,而不是僅僅執著於一次讚美,告訴孩子,你能夠做的更好,而爸爸媽媽希望看到你更好的表現。

誇獎孩子看似簡單,但是一不小心就可能說錯話呢!

1 真心誇獎孩子

孩子有時確實會有出人意料的好表現,這時候家長硬要板起臉說些“勝不驕、敗不餒”的話,那也未免有點太矯情了!畢竟,孩子還是需要讚美的嘛。請注意,我們一定要真心地去誇獎孩子,而不是為了某些目的去奉承、糊弄孩子。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鼓勵他今後有更好的表現。

2 誇獎過程而非結果

讚美孩子是一門學問,除了對結果表示滿意,我們更應該對孩子在過程中付出的專心與毅力表示讚賞。假如沒有這個努力的過程,也就不可能有完美的結果。另外,家長也不要只是單純地直接誇獎孩子,要讓更多的人瞭解到孩子有多麼優秀。經常對親人和朋友表示對孩子的讚美之情,就是一個非常有技巧的方式。

3 戒除孩子的功利心

當孩子因為做好一件事而受到稱讚時,就會產生某種期待,比如下次再完成這件事之後,他還希望家長能夠繼續誇獎他。為了獲得誇獎而去努力,這似乎不是一個正確的處事態度,容易讓孩子養成較強的功利心。所以,隨著孩子年齡的日益增加,家長可以逐漸減少誇獎的次數,讓孩子轉變態度,認識到自己把事情做好是理所當然的。比如說:“對,這就對了,你就應該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4 讓他人來誇獎孩子

除了父母以外,也可以請其他人來誇獎孩子,比如親戚和朋友。這樣孩子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將更加充沛,因為他意識到自己的表現不僅得到了父母的認可,而且得到了更多人的稱讚。至於誇獎的理由和角度,倒不必要求其他人和父母完全一致。如果其他人能夠找到更多的理由去誇獎孩子,那效果反而會更好。這樣可以引導孩子去思考其他人的說法與觀點,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很好,所以才會得到不同類型的誇獎。

5 及時而適當的獎賞

“口頭表揚和精神鼓勵固然重要,但是物質獎勵也不可或缺。”很多父母都抱有這樣的教育理念。

的確,物質獎賞是一種很有效的方式,但是過多的獎賞就如同賄賂,對孩子並沒有太多的好處。因此,物質獎賞既要及時,又要適當,不要把物質獎賞作為一項慣用的、例行的方法,更不要買十分昂貴的禮物來討孩子的歡心。

6 給孩子進步的空間

在獲得家長的稱讚之後,孩子很希望以後能多多得到家長的誇獎。在此需要提醒家長的是,不要因為孩子一次表現良好,就期待孩子每次都可以做得很好。因為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各種能力都尚未成熟,很多行為的出現都是不可預期的。說到底,孩子的成長和進步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所以,我們應該容許孩子偶爾有失常的表現。如果期望太高,反而容易給孩子帶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