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如何激發孩子的創新能力

養生之道網導讀:

孩子的創新能力很重要,但由於從小接受的填鴨式教育方法,導致很多孩子固定了一種思維模式,缺少創新能力和激情。所以怎樣激發孩子創新能力?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深入探討怎樣激發孩子創新能力!

知識是創新力的條件,知識越豐富,白主創新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在幼兒期,父母教給他們的知識宜廣不宜深,應遵循遇物而海的原則,以天地為課堂,以萬物為教材,結合生活實踐,隨時隨地地引汁孩子關注各種事物,鼓勵孩子自由地探索生活的秘密,瞭解生活的知識。

同時,還要培養多方而的興趣,使寶寶再歡探索,願意探索。家長可以通過各種遊戲激發幼兒交往、建構、音樂、繪畫、觀賞等方而的興趣。例如在“過家家”、“小醫院”、“小超市”等遊戲中寶寶會想像成人的角色語言和行為,假裝拿積木給小娃娃燒菜等,還要假想到各個地方去。這種對角色、場所、物品、情布等各方面進行假想扮演的過程就是寶寶想像力和創造力充分發揮的過程。

父母可結合日常生活對寶寶進行提問,如:“手可以用來做什麼?”“什麼東西會滾動?”或出示各種線條、圖形,引肆寶寶想像:它像什麼?

還可以培養幼兒從新的角度去解釋、解決問題,提出非同一般的見解,而不是以常規的方式來思考問題。父母可以經常向寶寶提一咋假設性的問題,如:“如果沒有太陽,地球會怎麼樣?”“如果地球上沒有水了會怎樣?”“如果你有一朵能滿足七個願望的七色花,你會做什麼?”……如此讓寶寶說出不同的答案,發展他的獨億創造性。

同時,也啟發寶寶自己提問題。當寶寶提的問題一時難以解答時,家長千萬不要厭煩或者簡單化處理,址好告訴孩介“這個問題媽媽(爸爸)不太清楚,等我查了書再告訴你。”而且要說到做到。這樣也會傳遞一個資訊給寶寶:“看書能學到許多知識。”

平時裡,父母要多利用一些機會和孩子多多的交談,通過交談來多激發孩子的思考能力。在和孩子們交談的時侯,要儘量的去談一些有利於幫助孩子能夠獨立思考的問題,而不是去代替孩子去思考問題。

培養孩子創新能力五大方法

方法一:為孩子營造充滿創新意識的家庭氛圍

孩子出生後到幼兒期,家庭是他們的主要生活環境,接觸最多的是父母。父母的言行舉止都在影響著孩子,並且,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他們會模仿父母的做事態度和方法。

因此,為了培養出具有優秀創新能力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在孩子面前樹立創新的形象,同時,還要給孩子傳達樂於創新的態度。

當孩子要玩新遊戲時,父母如果說:“別玩那個,危險。”或者說:“你現在還玩不了那個。”孩子想瞭解新鮮事物的興趣就會受到壓抑,無法嘗試新遊戲就會產生挫敗感,這就會壓抑和打擊孩子的主動探索精神,創新能力的培養就更無從談起了。

父母要創設寬鬆、和諧、平等的家庭氣氛,做具有現代教育理念的父母,採用開明的管教方式,遇到事情多從幾個新視角分析和解決,説明孩子解答難題也要從多個角度考慮,這樣,孩子會從父母那裡獲得積極的學習榜樣。

父母要給孩子充分的自由,鼓勵孩子嘗試有難度的遊戲,讓孩子發揮自己的創造性。一旦發現孩子的天賦,就要積極鼓勵和培養,讓孩子的創造性天賦得到發展。

方法二:善於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激發孩子創新能力的內驅力,是孩子有所成就的動力,它可以喚起孩子的內在潛能,使孩子完全投入到創造性活動中去。富有創新精神的孩子,一般都有較強的好奇心,許多發明和創作並不是事先預料到的,往往是在好奇心的推動下,經過創新性思維得出來的。

孩子只有對客觀世界的事物懷有強烈的好奇心,才有可能發現改進和改變的方面,而這正是創新思維的基礎。好奇心越強,掌握的現實材料就越多,就越有利於創造出新的成績。

剛剛的爸爸很喜歡養花,家裡的花很多。一天,剛剛突發奇想地剪下了幾枝月季花和太陽花,悄悄地埋到了泥土中,還煞有介事地為它們澆水。過了兩天,他看到月季花都蔫了,但是太陽花卻開花了,還冒出了幾個新芽。

孩子很納悶,因為兩種花是按照同樣的方法種的,可卻是不同的結果。他帶著自己的疑問去找爸爸。爸爸看見自己的花被孩子破壞了,心裡很生氣,但他轉念一想,這正是孩子好奇心的體現啊。

於是,爸爸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給孩子講了為什麼會出現那樣的情況。他相信,鼓勵孩子的每一點新想法,對孩子會是莫大的幫助。

孩子的頭腦通常是開放式的,對外界新鮮事物往往懷有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們會以好奇的心態向父母提問,這些問題是孩子瞭解世界、培養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父母千萬不要對孩子的問題置之不理,或是嫌棄孩子,否則,孩子會逐漸失去好奇和熱情。

父母要珍視並且善於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正確激發和引導孩子的好奇心,為孩子提供安全的創造環境,點燃孩子學習新鮮事物的欲望。父母可以耐心地回答孩子的提問,經常陪孩子出去走走,使孩子的好奇心向正面發展;而如果一味地斥責、制止孩子的探索行為,則會阻礙孩子的好奇心發展,或者會把孩子引向錯誤的方向。

方法三:重視培養孩子的觀察力

觀察力是創新能力的基礎,對於孩子創新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孩子從外界獲取的資訊,80%都是通過觀察獲得的。孩子學會觀察,才會記憶和思考,因而觀察力是思維的出發點,創新能力的發展離不開觀察力,孩子只有在生活中多聽、多看,才會掌握更多的知識,積累更多的經驗,找到事物的內在聯繫,才能順利發揮自己的創新思維去解決問題。

孩子的創新性除了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外,還受到教育和環境的影響,父母要從孩子小時候開始,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環境,幫助孩子拓寬視野,讓孩子敢於觀察、善於觀察,以開啟孩子的創新性。

如果孩子生活單調,觀察的機會少,就會使其腦細胞較多地處於壓抑的狀態,大腦皮層發育遲緩,智力也會隨之受到限制。

相反,如果孩子生活在豐富多彩、充滿新鮮事物的環境中,大腦就可以接受到很多新鮮刺激,常處於興奮狀態,智力發育就較快,創新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發展。由此可見,要想讓孩子具備良好的創新能力,父母就必須有意識地帶孩子多出去走走,培養孩子的觀察力。

孩子幼兒期時,觀察力缺乏穩定性,持續的時間短,也缺乏系統性和概括性。父母應該教給孩子基本的觀察方法,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觀察身邊的事物,讓孩子學會有目的地觀察,逐漸具備條理性和概括性,在提高孩子觀察力的同時,發展孩子的創新能力。

父母還要教給孩子從表及裡、由近及遠、從局部到整體的觀察方法,培養孩子良好的觀察習慣,為孩子的創新能力準備好源泉,以促進孩子創新能力的提高。

方法四:教孩子掌握創新技巧

科學的方法和技巧是培養孩子創新能力的先導。能夠有所成績的人,無不是經常從他人想不到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從他人沒有發現的角度去分析問題。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引導孩子學會多角度地分析和看待事物,培養孩子的發散思維,逐漸形成創新性思維。創新的主要方法有延伸、綜合、革新、演繹、變向等,很多經典性的創新都運用了其中一種或是多種方法。只有掌握了這些創新技巧,孩子才會在此基礎上發展創新性思維。

比如,家裡的曲別針,父母可以引導孩子發現它的其他作用,如代替別針、做魚鉤等。

方法五:鼓勵孩子的探索性行為

父母要學會欣賞孩子的探索欲望,允許孩子的探索行為,包括在家裡拆卸一些東西。父母可以提前告訴孩子,在拆卸的時候記住拆卸的順序,拆卸完之後試著重新組裝好。這樣做,既滿足了孩子的探索欲望,又鍛煉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即使孩子不小心將父母的東西弄壞了,也不要輕易地責怪孩子,否則會扼殺孩子的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