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如何正確的鑒別手足口病

養生之道網導讀:

如何正確的鑒別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多發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多種腸道病毒都能引起。那麼如何正確的鑒別手足口病?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一、如何正確的鑒別手足口病

每一個媽媽都不希望自己的寶寶生病難受,但是生活中卻也是不能避免生病現象出現的,我們媽媽要學會怎麼樣去分辨寶寶的身體健康問題。手足口病的出現給患者帶來了嚴重的危害,也給家庭帶來一定的恐慌,這種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嚴重的會危險到生命。這種疾病一般出現為夏天,這種疾病的出現很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嚴重影響著病情的診斷和治療,那麼如何正確的鑒別手足口病呢?

1、與皰疹性口炎相鑒別

四季均可發病,以散在為主。一般無皮疹,偶爾在下腹部可出現皰疹。起病時可有38℃-40℃的發熱;1-2天后口腔黏膜上出現小水皰,可為單個,也可成簇;小水皰破潰後形成很淺的潰瘍,上面有黃白色膜樣滲出物,周圍有紅暈;患兒常有局部疼痛伴流涎,煩躁哭鬧、拒食吐奶等表現,通常1到2周即可消退。

2、與口蹄疫相鑒別

口蹄疫的病原體為口蹄疫病毒,屬於人畜共患病原體。手足口病是由數種腸道病毒感染所致。口蹄疫病毒只引起偶蹄類動物牛、羊、豬、鹿、駱駝等發生口蹄疫,成為人患口蹄疫的傳染源。只有先出現獸疫,才有可能使人患病。口蹄疫是通過接觸病畜口腔、蹄冠部的潰瘍爛斑,經皮膚粘膜感染的;偶而也有食用了被病毒傳染而又未加熱(巴氏消毒)的奶感染的。因此,人患口蹄疫是極為散在發生的。手足口病是由於接觸病人,通過日常生活用品、食具、玩具的污染經口感染的,也可通過呼吸道傳播。口蹄疫、手足口病雖患病部位在口腔、手指間、足趾端有相似之處,但症狀體征各有不同……

3、皰疹性咽頰炎

可由CoxA組病毒引起,病變在口腔後部;如咽前柱、扁桃體、軟齶、懸雍垂,很少累及頰粘膜、舌、齦。 可通過檢測EV71確診。

4、水痘與手足口病之五大鑒別

小兒手足口病的發病與水痘類似,皮疹也有相似之處,有時容易混淆不清。兩者之間還是具有很多不同點。

5、與其他病毒所致腦炎或腦膜炎相鑒別

臨床表現與手口足病合併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的重症病例表現相似;

6、與脊髓灰質炎相鑒別

主要表現為雙峰熱,病程第二周退熱前或退熱過程中出現弛緩性癱瘓,無皮疹;

7、與肺炎相鑒別

表現為發熱,咳嗽,呼吸急促等呼吸道症狀,一般無皮疹,無粉紅色或血性泡沫痰;

8、與暴發性心肌炎相鑒別

一般無皮疹,有嚴重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阿斯綜合徵發作表現。

二、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目前沒有疫苗,關健是做好預防。

1、預防手足口病的關鍵是注意環境衛生,講究個人衛生,尤其是小孩子,一定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要舔手、咬指甲;飯前便後、外出回來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要勤曬衣被。

2、在該病流行季節(4~9月)時,請家長儘量減少帶小孩去公共場所和人群密集的地方,要避免接觸患病兒童,以減少感染機會。

3、居室要經常開窗通風,徹底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清潔。幼兒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多運動多戶外活動曬太陽。

4、在流行期間家長要每天晨起檢查孩子皮膚(主要是手心、腳心)和口腔有沒有皮疹,注意孩子體溫的變化。如果孩子出現發熱、皮疹等症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同時要密切觀察。一旦出現突然發高燒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體抽動、呼吸困難等,應立即送孩子到醫院就診。

5、學校和托幼機構每日進行晨檢,發現可疑患兒時,要通知家長對患兒及時採取離校隔離治療的措施,治癒後方能回校上課。對患兒所用的物品要立即進行消毒處理。患兒增多時,及時向衛生和教育部門報告。

6、在流行季節,教室和宿舍等場所要保持良好通風;托幼機構應每日對玩具、用具等進行清洗消毒,減少間接接觸傳播,每日對門把手、樓梯扶手、桌面等物體表面進行擦拭消毒,進行清掃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掃廁所)時,工作人員應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結束後應立即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