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0-1歲寶寶飲食原則

原則上,在4—6個月之前,母乳和配方奶始終是孩子唯一的營養來源。檢測孩子是否吃飽的最佳方法是看孩子的生長是否正常。每次帶孩子去看醫生的時候,醫生將測量孩子的體重、身長、頭圍。大多數母乳餵養的孩子仍然需要不斷去滿足他們吃奶的需求,無論白天還是晚上。孩子在第2個月每次能吃完大約120—150毫升奶,到第4個月,大約增長到150—180毫升,不過具體的食量因人而異,而且每次跟每次也未必相當。到了第4個月,孩子每天的攝人量應該在750—900毫升之間。通常,這些量能滿足這個年齡孩子全部的營養需要。


0-1歲寶寶飲食原則

不過如果在給孩子喂了你認為足夠多的食物後,孩子依舊看上去很餓,你應該向兒科醫生諮詢一下。當吃母乳的孩子體重停止增長時,說明你的乳汁供應可能有所下降。

如果你的乳汁供應之前很充足,但是突然有所下降,可能因為你重新開始工作但是又沒用吸奶器擠出足夠的奶,或者因為你的壓力增加或睡眠不足等原因。下面這些方法可以用來幫助你增加乳汁的量,幫助孩子攝入更多的乳汁:試著增加給孩子餵奶的次數或者延長餵奶的時間,此外,還可以使用吸奶器來增加乳汁的產量。如果你仍然對自己的奶量有所擔憂,可以諮詢一下醫生。

通常來講,在孩子4-6個月之前,你應該避免給孩子吃輔食。如果你需要給孩子喂輔食,應該使用小勺。在孩子4個月之前,將勺子放進孩子的嘴裡會導致他用力向外伸舌頭,這個行為在這個年齡很正常,不過父母或者其他看護者可能誤以為孩子是在拒絕這一食物。當孩子5個月之後,用力向外伸舌頭的行為會逐漸消失,他會將少量的泥狀食物從口腔的前面移動到口腔的後部,然後將食物咽下。如果孩子對輔食有抵觸情緒,要向兒科醫生諮詢一下,確保孩子沒有其他的問題。

在這個時期,即便你沒有給孩子增加飲食量,你可能也會注意到孩子在排便方面的變化。孩子的腸道目前能夠容納更多的東西,而且能夠從乳汁中吸收更多的營養物質,因此孩子的大便變得更加乾燥。孩子的胃結腸反射有所下降,因此不會在每次吃完奶後都排便。事實上,在孩子2-3個月大的時候,大便的頻率就會顯著下降,無論他是母乳餵養還是喝配方奶。一些母乳餵養的孩子可能每隔3—4天才會大便一次,甚至還有少數完全健康的母乳孩子每週才大便一次。只要孩子飲食狀況良好,體重增長正常,且大便沒有過幹或者過稀,你都不用對孩子大便頻率下降過度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