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寶寶早教一定要慎重, 不可隨便!

現在不少家長,不僅胎教早早進行,早教更是毫不鬆懈。為了迎合家長們的需求,市場上開設了不少早教機構。可是,早教科學進行要求,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個性來決定,而且若是方式如果不恰當,將會給孩子的身心發展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一、科學早教的好處

適當地給孩子進行科學早教,可以使孩子在發育敏感期更好更快地學習接受到一些知識,而且可以鞏固孩子的記憶能力。可以讓原本只喜歡吃零食或者只喜歡出去玩耍的孩子收收心,這對孩子的生活習慣有一定的改進作用。孩子可以比其他沒接受過早教的小孩子更懂得動手動腦。還能開拓視野,也可以鍛煉孩子與其他人的溝通能力。

二、如何科學早教?

1.要根據孩子的實際年齡,以及衡量孩子的能力範圍來決定孩子是否能接受早教。而且早教的方式也要看孩子的個性來決定,不是所有的早教方式都適應每一個孩子。所以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只有找對方法,對孩子進行專門的教育,才能起到早教的作用。

2.早教並不是越早的年齡去接受教育就更好,教育的內容必須與孩子的年齡相符。超前教育不一定能使孩子比同齡人更聰明,有時候甚至會導致孩子的身心受到傷害。

3.早教的方式有很多,但是,並非一定要把孩子送到早教機構才能進行早教,家庭早教也是一種很有效的教育方式。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以生活來對孩子展開教育。這種家庭早教方式不僅僅可以提高早教的效率,而且對增進親子間感情也有很大的作用。

早教知識

1、家長應形成科學的早期教育觀念

(1)要蹲下來跟孩子說話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觸的成長環境,父母則是幼兒的第一位啟蒙老師,其教育行為對幼兒今後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蹲下來跟孩子說話”,實際上就是要求家長,應尊重孩子,尊重他們的興趣,尊重他們的好奇心,將孩子的權利擺在恰當的位置上。“其實,孩子再小,也有自己的需求,成人的一廂情願往往事與願違。”因此,作為家長應充分認識並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充分貫徹這一點。如孩子十八九個月的時候,喜歡拿諸如筷子之類棒狀的東西,不放心的家長擔心寶寶受傷,總會呵斥孩子。其實,孩子的種種行為正是他們探索性、創造性的表現,家長應該將自己放在與孩子平視的角度上,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間,讓孩子做他們喜歡做的事情。

(2)要用遊戲的方式與孩子互動

從某種意義說,嬰幼兒的早期教育實際上是一種遊戲教育。嬰幼兒是在遊戲中發展心智、提高能力、增長知識的。作為家長,應和孩子一起遊戲,在大自然中,在房間裡,在書籍中,在對話裡,在一切可以找到快樂因數的地方。那麼,家長應怎樣用遊戲的方式與孩子互動呢?第一,孩子的玩耍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看不到看似隨意的玩耍中所蘊藏著的教育內容。如果成人能有意地引導,讓孩子專注地觀察,學會思考,將有利於思維能力的培養。第二,幼兒的興趣不長久不穩定,容易轉移,這是由於幼兒的注意保持時間短暫這一特點決定的。對於孩子所專注的某項事物,時間一長便容易失去興趣。那麼,如果此時父母能夠隨機應變,讓遊戲以另一種方式出現,孩子的興趣火花又會被重新點燃。

2、家長要注意孩子行為及習慣的養成

(1)觀察力和認識能力的養成

孩子對什麼都感興趣,都想摸摸、看看,這是孩子觀察世界、積極探索的萌芽,也是他們獲得生活經驗的一種途徑。因此,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家長不能限制,應儘量滿足孩子的自由活動欲望。孩子能獨立行走時,家長可以帶到戶外讓其看、聽、觸摸從而獲得經驗。另外,在讓孩子接觸事物,觀察現象的同時,應注意引導他們將感官和這些物品建立起聯繫,從而使他們的認識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

(2)注意力的養成

孩子注意力的養成是其今後良好習慣和自信形成的基礎。首先,良好的注意力有助於孩子認識事物和意志力的培養。另外,如果孩子的注意力集中了,就能徹底完成一件事情,而徹底完成一件事情,就會增強自信。但處於這階段的孩子,注意力是不隨意的,家長應在孩子觀察或操作中培養他們的注意力。如,在兒童觀察一件事物後,問他一些簡單的問題,促使他記住這件事物;或在給孩子講故事時,先提醒他好好聽,講完後要問問題,以培養兒童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