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父母應告訴孩子 投降≠糟糕

養生之道網導讀:

“投降”並不意味著示弱或順從,更不是放棄。在這種情況下,“投降”代表著接受孩子的現在,以及父母當下所處的位置,還有些許放手的成分。

但凡聽到“投降”兩個字,父母會本能地表示不屑與不悅。似乎,在大人的觀念裡,怎麼能向自己的孩子投降呢?殊不知,這裡的投降並不是它本來的詞義,而是代表著與之相反的意義。並且,它所延伸的含義,還包括了親子之間的信任。

父母們容易挑戰信任

有的父母相信,孩子是自己最棒的老師。從不同的孩子身上,父母們學到了寶貴的經驗——耐心、好奇、謙遜、信任。然而,信任最具有挑戰。如同育兒專家經常說的那樣,他們看到的最直接的爭鬥,往往是關乎信任的問題:相信嬰兒們真的沒有在操縱、控制(寶寶們表達出的需要,合乎情理);相信寶寶們需要間隔一小時、或者多間隔一會兒再餵奶,以便於隔出餵養及消化的空間;相信會有一個夜裡,總是哭醒的寶寶能夠一覺到天亮;相信自己的幼兒能夠學習控制自我的能力(小傢伙的破壞性行為和崩潰並非刻意為之)。

雖然,在他們還沒有自然入睡的能力之前,免不了需要父母的些許説明;當他們的小肚皮充分擴張時,他們也就可以在協調吮吸、吞咽的過程中,學習到呼吸的能力,那樣寶寶們也就能更好地配合餵養,並給自己的食欲騰出空間;當寶寶準備好時,他們也會接受到家庭的膳食,沒有任何強迫,也無需大驚小怪。

即使幼兒們還處於學習的階段,父母仍然應當保持冷靜與尊重的心態教育、引導。當小傢伙還沒有能夠很好管理自己的極端情緒時,並不意味著他犯下不可饒恕、急需懲罰的錯誤。別忘了,孩子的大腦尚處於幫助他們弄清各類狀況的發展階段。這個時候,父母溫和的指導與信任,能夠讓孩子學習如何妥善處理自己的情緒。

投降”是美麗的

正如同父母學習信任孩子的先天需求與善良一樣,父母也不妨試著學習“投降”。爸爸媽媽們可以嘗試跟隨小寶寶的節奏,或者努力調整自己的方式。事實上,當父母越是處於掙扎的狀態,親子相處越困難,也越多風險。

當然,“投降”並不意味著示弱或順從,更不是放棄。在這種情況下,“投降”代表著接受孩子的現在,以及父母當下所處的位置,還有些許放手的成分。即,表示活在當下,不在怨恨與責備當中錯過任何與寶寶的珍貴時刻——尤其當事態沒有按照期望的方向發展時,避免身為父母的自責。

投降”是善待自己

“投降”也預示著父母善待自己,原諒為人父母的自己也有不理想的一面,並且通過現有的資源,努力讓一切更好。

 當然,這也表達了信任——對孩子的信任,並相信自己與生俱來的智慧能夠將每一瞬間、每一次挑戰都變的更加珍貴。當小小的新生命依偎著自己,父母內心深深的感觸莫過於當下是如何的美好。

享受與孩子的珍貴相處,即是“投降”。它不糟糕,它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