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冬至將至吃湯圓 3歲以下寶寶莫吃湯圓

隨著冬至的臨近,冬至吃湯圓還是吃餃子的說法也是引起了不少網友的討論。其實總結起來可以看出北方冬至的習俗主要是吃水餃,而南方主要是吃湯圓。但是這裡要給媽媽們提個醒,湯圓再好吃,也不能貪多。今天元宵節前後,醫院都會收治不少因吃元宵或湯圓過多造成消化不良、腹瀉的患兒。3歲以下的孩少吃為宜,肥胖或超重孩子不宜吃太多,糖尿病患兒則不宜吃甜餡的。

湯圓是用糯米粉為主材料做成的,而糯米粉含有較多的澱粉、黏性高,吃多了不容易消化,3歲以下孩子腸胃功能還未發育成熟,吃糯米製品過多,會造成消化功能紊亂,出現噁心、嘔吐、腹脹、腹瀉、食欲下降、精神萎靡、睡覺煩躁不安等症狀。

1歲以下的孩子吃小湯圓還容易被黏在食道而阻塞呼吸道,或者誤吸入氣管,造成窒息。而1到2歲的孩子不容易嚼碎元宵餡中的花生。小兒消化功能較弱,吞咽反射尚未發育完善,即使大一些的孩子吃元宵時不能急於整個吃,要分成1/3~1/2吃,吃完一口再吃第二口,以防意外。兒童吃元宵應細嚼慢嚥,不要太急、太快或過量,更不要邊吃邊說話或邊吃邊玩,以免發生黏性元宵噎住食道。

另外,肥胖或超重孩子一定要控制糖、澱粉的攝入。醫生建議肥胖或超重孩子遵循“兩高兩低一適”的飲食方式,多食用高纖維素、高維生素的食物,低脂、低糖,適量攝入蛋白質。糖尿病患兒本身就需要限制糖的攝入,如果實在要吃元宵和湯圓,可以吃一些鹹口味的,並且必須控制數量。

若要讓孩子體會傳統佳節的氛圍,可以讓其適量吃點元宵或湯圓,但家長一定要加強監管控制總量。同時,吃時可以搭配蔬菜、稀粥等容易消化的食物一同食用,以免造成消化不良。若孩子出現消化不良症狀,接下來兩三天的飲食可以以清談為主,還可以服用一些調節胃腸道功能的藥物。當消化不良或腹瀉嚴重,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醫。

健康提醒:

煮元宵也有竅門開水下:水燒開後,把元宵放入鍋內,用勺子輕輕推開,讓其旋轉幾周不粘鍋壁。

慢水煮:待元宵浮起後,迅速改用慢火。否則,元宵不斷翻滾,外熟內硬不好吃。

點冷水:煮的過程中,每開一次鍋加少量冷水,使鍋內的元宵保持似滾非滾狀態。水沸兩三次後,再煮一會兒,即可食之。這樣煮出的元宵質軟不硬,甜粘好吃。

及時煮:生元宵的糯米粉含水量較多,久放會變質,受凍易煮破。元宵最好現做現吃,放置別超過3天,一旦發現元宵的顏色改變便不能食用。現買的速凍元宵也要及時吃掉,最好不要存放一周以上。

另外,品嘗元宵時無論水煮,還是油炸,均要使元宵熟透。在油炸元宵時最好在元宵上紮一些小孔,防止元宵爆裂而燙傷。

一般來講,四顆芝麻湯圓的熱量相當於一碗飯的熱量,油炸湯圓熱量就更高了。而無餡小湯圓大約四十顆才等於一碗飯的熱量,所以也可以用無餡湯圓取代有餡湯圓,減少熱量攝取,或是吃完後以快走一小時等運動的方式消耗這些熱量。

專家建議:為求湯圓好吃潤口,湯圓中多半加入過多的糖分及油脂(豬油),所以熱量很高,對於體重過重或高脂血症、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都不宜過量攝取;對於痛風病患者,高油脂的食物會影響尿酸排泄,增高痛風病發生的可能。

寶寶能不能吃湯圓?

要提醒父母注意:3歲以內的嬰幼兒是不適合吃元宵的。

1、由於糯米比較黏,1歲以下的孩子很可能將元宵粘在食道而阻塞呼吸道;

2、1到2歲的孩子不容易嚼碎元宵餡中的花生;

3、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孩子應儘量少吃元宵以防加重病情;

4、小兒消化功能較弱,吞咽反射尚未發育完善,即使大一些的孩子吃元宵時不能急於整個吃,要分成1/3~1/2吃,吃完一口再吃第二口,以防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