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媽咪必讀:吃什麼才能讓孩子長得高


圖片來源於領育網

走出營養誤區

說到營養,不少媽媽的第一反映是雞鴨魚肉;有些媽媽認為菜的營養比米飯好,而在飯桌上鼓勵孩子多吃菜少吃飯;還有的媽媽參照歐美國家的食譜給孩子吃牛奶、麵包、水果。其實,以上這些媽媽的做法都不科學。人體必需的六大營養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水和礦物質,六者缺一不可。

現時城鎮孩子普遍的營養問題是:各種維生素的缺乏。很多媽媽對此很不理解,每天吃水果為什麼孩子還會缺乏維生素?實際上,蔬菜水果中含有維生素僅僅是一部分,維生素還廣泛存在於穀物類、菌類、薯類、水產品和乾果食品中。由於維生素本身很容易被破壞,食物經過運輸、浸泡水洗、烹調,其所含的維生素已大大流失。這就使通過日常飲食獲取足量的各種維生素變得十分困難。

為孩子長高“助跑”的營養

1.蛋白質

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礎,骨細胞的增生和肌肉、臟器的發育都離不開蛋白質。魚、蝦、瘦肉、禽蛋、花生、豆製品等都富含優質蛋白質,應注意多補充。在5-10 月份,應適當給孩子多吃一些雞蛋,因為雞蛋含有人體必需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無機鹽等營養物質,是促進健康成長的營養食品。

2.維生素

維生素雖然本身不提供能量,但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卻離不開它們,一旦人體缺乏某種維生素,與它相關的能量、物質代謝就會出現故障,從而影響孩子正常的生長發育。醫學上已經確認,與骨骼的生長發育和新陳代謝最為密切的維生素是: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和維生素K。科學家們發現,如果日常飲食中維生素 A含量長期偏低,可能造成兒童骨骼發育不良;維生素D是機體必需的營養成分,起調節鈣代謝和骨代謝的作用,兒童維生素D嚴重缺乏可導致骨骼的形成不良;維生素C則是骨膠原蛋白合成必不可少的物質。為此,給孩子準備豐富多樣的飲食,讓孩子攝取足量的各種維生素,是媽媽們的一項重要功課。

3.鈣

人的身高,由骨骼的生長發育決定,尤其以中下肢長骨的增長與身高最為密切。鈣和磷是骨骼的主要成分,牛奶、蝦皮、豆製品、排骨、海帶等都是富含鈣、磷的食物。此外,要到戶外多曬太陽,增加紫外線照射的機會,以利於體內合成維生素D,促進腸對磷鈣的吸收,從而保證骨骼的健康發育。

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報告結果引人注目:人體的生長速度在一年中並不相同,長得最快的是在5月份,平均達到7.3毫米;其次是6-10月份,平均有6.3 毫米。快速的生長,必然需要消耗更多的營養物質。因此,國內外有關專家建議在這個“神奇的5月”裡,應適當給孩子增加營養,加強運動,讓孩子的生長發育達到最佳狀態。

想寶寶更聰明請看:警惕:不要把孩子吃成“性☆禁☆早☆禁☆熟”

吃這種早餐的孩子成績會不好

太早讓寶寶吃成人食物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