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媽媽必學!提高孩子秋季抵抗力

秋季寶寶穿衣要領

俗話說:“春捂秋凍”,也就是指衣服不要穿得太多,被子不要蓋得太厚,讓寶寶有一個適應的過程。由於氣溫變化較大,在外出時給寶寶備用一件外套和一頂小帽,降低寶寶的受涼幾率。回家後,別急著給寶寶脫外套,因為秋天的氣候常是外面悶熱而室內涼爽,很快給寶寶脫去外套就容易受涼誘發感冒。

秋季嘗試冷水鍛煉

當氣溫稍有回落,就給寶寶添上厚衣服,造成一種恒溫環境,沒有得到寒涼鍛煉,發而容易感冒。在秋天開始耐寒鍛煉是提高對寒冷反應靈敏度的最有效方法。開始可用冷水給孩子洗手擦臉,小兒一般都能適應。以後可用冷毛巾擦身,待習慣後用冷水沖浴,約數分鐘,然後用幹毛巾擦乾。在鍛煉時要把握適度和漸進的原則,當孩子出現寒顫時立即停止。

秋季食療防燥健身

秋季各種傳染病增多,為了增強孩子的免疫力,秋季飲食應以優質蛋白為主,適當增加含熱量高的食物,以增加體能。食物的選擇可考慮增加魚、雞、鴨、牛肉和豆製品的比重,多吃些湯類和粥類食品,以減少氣候乾燥給孩子帶來的不良影響。新鮮的時令蔬菜和水果要注意補充。

寶寶秋季常見病護理

一、感冒

秋季氣候多變,同時經過夏季,人體消耗較大,免疫力下降,病毒乘虛而入,其中最為常見的是呼吸道疾病。

·醫療氣象學家研究證實,感冒與氣象要素的變化值關係最大。進入秋季,各地的氣溫日較差都很大,午後的對流天氣,以及大範圍的冷空氣活動,都會造成氣溫的驟降。這種氣溫的驟降,就是秋季感冒的主要誘因。

預防

·天氣由暖變冷,不要急於給孩子添加衣服,因為加上後就不好減掉了,只能是越加越多。最好的辦法是:您與孩子穿一樣厚薄的衣服,您靜坐時不感到冷,孩子就不會冷。要知道,孩子雖沒有大人耐寒,但他始終是在運動狀態。即使是睡著了,也不要蓋得太多。

·天氣由冷變暖,也不能急於給孩子減衣服,可根據父母自身感受,比自己稍晚幾天減衣服,如果您沒有因為減掉衣服而感到冷,再給孩子減也不遲,但要比大人少減一件單衣。

·掌握“春捂秋凍”原則,再根據當天的天氣預報、氣溫變化、您自己的感覺,有計劃地給孩子增減衣服。不要隨心所欲,想給孩子穿什麼就穿什麼,更不能聽孩子的。

·有些父母,惟恐孩子凍著,天氣一涼,就不讓出屋。孩子呼吸道長期不接受外界空氣的刺激,得不到耐寒鍛煉,等到春暖花開時節,或接觸了感冒病人後,因對病原菌抵抗力差,很容易患病。

二、秋季腹瀉

一說到秋季保健,秋季腹瀉不能不說,它是一種好發於秋季的感染性腸炎,絕大多數患兒是因為感染了輪狀病毒後才發病的。此外,秋季腹瀉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即使不治療,多數病孩在一周左右也會自然止瀉。

好發年齡: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

症狀

·在出現腹瀉前,患兒常常有1-2天發熱、咳嗽和流涕,接著出現水樣噴射而出的腹瀉,一天拉10多次,嚴重的拉30-40次;

·拉出的大便很像蛋花湯,稀水中飄浮著片片白色;

·小兒口渴,但喝水後很快又拉出來。

後果

·當患兒嚴重吐瀉時,如果沒有得到及時周到的醫治和護理,一旦患兒出現大量脫水便可導致嚴重後果;

·個別患兒可因合併腦炎、腸出血、腸套疊等而危及生命。

預防

父母對此應有足夠重視。注意觀察小兒有無脫水,可根據小兒神情、皮膚乾燥情況、口唇乾燥程度、眼窩是否凹陷、尿量多少、是否想喝水、哭時有無眼淚等方面來看。

治療

治療秋季腹瀉時,如果父母在做好飲食餵養和口服補液,通常不會發生問題。症狀較輕的患兒在醫生指導下口服補液鹽,這種配方不僅可以補充液體,而且還有補充肌體丟失的電解質和鹼性物質的作用。一般用法是從醫院取回口服補液鹽後,按醫生囑咐加入一定量的溫水,並在指定的時間內喝完,只要小孩不嘔吐,可糾正輕、中度脫水。症狀較為嚴重的患兒則應進行靜脈補液。

三、日常護理

·如果患兒有食欲,就應該繼續餵養,母乳餵養的孩子仍哺母乳;

·人工餵養的孩子,應吃去乳糖的奶粉,或1/2稀釋牛奶;已添加輔食的孩子可吃稀粥或麵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