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孩子的“嗯嗯”問題 爸媽要時刻留心

當孩子脫離了包尿布的日子,能夠自己上廁所大小便了,爸媽總算完成了一項重要的階段性任務,可以鬆口氣了。不過,問題還在後面呢!您的孩子是不是常常在廁所蹲半天還不出來呢?是不是常常哭訴「嗯嗯」的時候很痛或大不出來呢?遇到這種情形,爸媽該怎麼辦呢?

在固定時間提醒孩子上廁所

規律的上廁所習慣,最好早一點開始訓練。如果早上時間充裕的話,爸媽最好在吃早餐後提醒孩子上廁所。每天定時提醒,讓孩子習慣在這個時間完成嗯嗯大事,接下來的一天就會很順利了。剛開始可能會折騰一段時間,不過爸媽可得有耐心,這種事總是急不來的。

告訴孩子想上廁所就要去上

有時候,環境的改變會對排泄問題有所影響。有報導指出,剛上學的孩子容易有便秘的情形,因為環境改變造成心理壓力,可能影響孩子生理機能的規律性。另一種原因是,孩子可能不習慣在學校上廁所,以至於強忍住便意,久而久之,即使想上也上不出來了。所以,爸媽有時要關心一下孩子的排泄問題,如果孩子在家沒有上,不妨問問孩子在學校有沒有「嗯嗯」。別忘了提醒孩子,常常忍住便意是不健康的,想上廁所就要去上。

注意飲食

多補充水分及富含纖維質的食物,可幫助排便順利。孩子如果有大不出來的情形,正可借機告訴孩子,多吃蔬菜水果,就可以避免這種不舒服了。或許對不愛吃蔬菜的孩子會有效果呢!

太多關心也可能帶來壓力

爸媽儘量避免對孩子的大大問題太過大驚小怪,因為期望太高,反而讓孩子感到壓力,心裡越急越可能大不出來。上廁所上不出來,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爸媽不該過度介入。四歲以上的孩子,排泄情況已和大人差不多,每天三次到三天一次都算正常,所以爸媽不需太擔心。如果便秘情況持續了一段時間,才需考慮就醫。

上廁所習慣的養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爸媽所扮演的角色,除了提醒與支持外,最重要的就是耐心等待。為孩子加加油,其餘的,就看孩子自己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