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臨產前的飲食準備

分娩是一項重體力活,產婦的身體、精神都經歷著巨大的能量的消耗。其實,分娩前期的飲食很重要,飲食安排得當,除了補充身體的需要外,還能增加產力,促進產程的發展,幫助產婦順利分娩。臨產前吃什麼呢?

臨產前吃什麼

在第一產程中,由於時間比較長,產婦睡眠、休息、飲食都會由於陣痛而受到影響,為了確保有足夠的精力完成分娩,產婦應儘量進食。食物以半流質或軟爛的食物為主,如雞蛋掛麵、蛋糕、麵包、粥等。

快進入第二產程時,由於子宮收縮頻繁,疼痛加劇,消耗增加,此時產婦應儘量在宮縮間歇攝入一些果汁、藕粉、紅糖水等流質食物,以補充體力,幫助胎兒的娩出。

哪些食物有助於生產

1、蓮藕:蓮藕中含有大量的澱粉、維生素和礦物質,營養豐富,清淡爽口,是祛淤生新的佳蔬良藥,產婦多吃蓮藕,能及早清除腹內積存的淤血,增進食欲,幫助消化,促使乳汁分泌,有助於對新生兒的餵養。

2、萵筍:其中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尤其含礦物質鈣、磷、鐵較多,能助長骨骼、堅固牙齒。中醫認為,萵筍有清熱、利尿、活血、通乳的作用,尤其適合產後少尿及無乳的人食用。

3、黃豆芽:黃豆芽中含有大量蛋白質、維生素c、纖維素等,蛋白質是生長組織細胞的主要原料,能修復生孩子時損傷的組織,維生素c能增加血管壁的彈性和韌性,防止產生出血,纖維素能通腸潤便,防止產婦發生便秘。

4、海帶:海帶中含碘和鐵較多,碘是製造甲狀腺素的主要原料,鐵是製造血細胞的主要原料,新生兒吃了這種乳汁,有利於身體的生長發育,防止因此引起的呆小症。鐵是製造紅細胞的主要原料,有預防貧血的作用。

5、黃花菜:其中含有蛋白質及礦物質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c及留體化合物,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尤其適合做湯用,產褥期容易發生腹部疼痛、小便不利、睡眠不安,多吃黃花菜可消除以上症狀。

臨產前食補重要性

產婦從有規律的宮縮開始到宮口開全,大約需要12小時。生產相當於一次重體力勞動,產婦必須有足夠的能量供給,才能有良好的子宮收縮力,宮頸口開全後,才能將孩子娩出。有的產婦不夠安靜,而且又不吃東西,甚至連水也不喝.這是不好的。

如果產婦在產前不好好進食、飲水,就容易造成脫水。引起全身迴圈血容量不足,供給胎盤的血量也會減少,容易使胎兒在宮內缺氧,還容易導致宮縮乏力、難產、產後出血等危險情況。尤其在炎熱的夏天,臨產時出汗多,再不好好進食、喝水更容易引起脫水的情況的發生,為了孩子及產婦自己的健康,臨產時注意飲食是很必要的。

臨產前進補三大原則

1、少吃多餐最精明

孕婦在臨產前胃腸道分泌消化液的能力降低,蠕動功能也減弱,吃進的食物從胃排到腸裡的時間也由平時的4小時增加至6小時左右,極易存食。這時候不應該吃過於油膩和難以消化的食物,孕婦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每天進食4到5次,做到少吃多餐。

2、進補營養多樣化

人體不可能無限量地吸收營養,孕婦的進補不能過度,因為營養的過盛會加重腸胃的負擔,甚至有“挺食”等更嚴重的後果。補充的營養應該以多樣化為主,食物的量適可而止。

3、維c可降低分娩危險

缺乏維生素c的孕婦容易羊膜早破,分娩的危險大大增高。有實驗證明,加強維生素c的吸收有助保持白血球中的營養,有助預防羊膜早破。這樣一來,增加維生素c就可以降低分娩的風險,臨產前的媽媽都要注意。

臨產前飲食注意事項

1、為了防止因宮縮痛合併腹脹,在臨產期不宜過多吃高蛋白飲食,特別是不要多吃雞蛋和牛奶。

2、產婦胃腸道分泌消化液的能力降低,蠕動功能也減弱,極易存食。因此,產婦不要吃不易消化的油炸或油膩食物。

臨產前助力食譜推薦

一、雙蚌粥

營養分析:孕晚期補鋅有助於孕媽媽順利分娩,牡蠣、蛤蜊等海產類食品富含鋅,孕媽媽可適宜補充。

原料:大米粥1碗,鮮牡蠣50克,蛤蜊60克,薑絲、蔥花各適量,胡椒粉、鹽、水澱粉各適量。

製作方法:

1、鮮牡蠣洗淨、瀝幹,加入水澱粉,醃5分鐘,蛤蜊放入水中浸泡,使其吐盡沙和泡沫。

2、大米粥煮開,放入鮮牡蠣、蛤蜊、蔥花、薑絲,煮5分鐘,加入鹽、胡椒粉調味即可。

二、健康牛肉燴

營養分析:營養豐富的組合充分滿足了孕晚期胎寶寶的營養需要,也把脂肪含量控制在適宜的範圍內,減少了孕媽媽怕胎寶寶超重難以順產的擔心。

原料:西蘭花、黑木耳、瘦牛肉、洋蔥、山茶油、幹紅葡萄酒、紅糖、醬油、鹽、雞精

製作方法:

1、牛肉切小片用紅酒、紅糖、醬油、雞精、少量鹽和黑胡椒醃30分鐘;

2、用少量山茶油和洋蔥嗆鍋,放入牛肉、西蘭花;

3、待牛肉變色,加入適量醃牛肉的調料,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三、冬莧菜粥

營養分析:此粥具有清熱、滑竅、順胎產的功效。適合孕媽媽臨產前食用,能滑胎易產。

原料:紫莧菜250克,粳米100克,精鹽,味精,再煮兩三滾即成。

製作方法:

1、將冬莧菜擇洗乾淨,切細;粳米淘洗乾淨。

2、鍋置火上,放入清水、粳米,煮至粥將成時,加入冬莧菜、精鹽、豬油,再略煮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