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媽媽們怎樣保住肚子裡的寶寶呢?流產是能夠防止嗎?

“生個健康寶寶”是每個孕婦心裡最巴望的。但是,許多孕婦孕育寶寶的過程,既充滿希望和高興,但一同又遇到了流產的疑問。“怎麼保住肚裡的寶寶呢?”“讓我們來一同看一看專家的主張吧!

妊娠不足28周、胎兒體重不足1000g而終止妊娠者稱流產。流產發生于妊娠12周前者稱早期流產,發生在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者稱晚期流產。流產又分為自然流產和人工流產,自然流產的發病率占全部妊娠的15%左右,多數為早期流產。還有兩種特別流產類型:稽留流產和習慣性流產。

怎麼防止流產:

1、發作流產後半年以內要避孕,待半年今後再次懷孕,可削減流產的發作。

2、男女雙方都需求做好孕前查看,如有疾病,須治好後再預備懷孕。

3、做血型判定包含Rh血型體系查看。

4、男方要做生殖體系的查看。有菌精症的要醫治完全後再使老婆受孕。

5、對於黃體功用不全醫治的藥物使用時刻要超越前次流產的妊娠期限(如前次是在孕3月流產,則醫治時刻不能短於妊娠3月)。

6、有甲狀腺功用低下,要堅持甲狀腺功用正常後再懷孕,孕期也要服用抗甲低的藥物。

7、留意歇息,防止房事(尤其是在前次流產的妊娠期內),情緒穩定,日子規則有節。

8、有子宮內口鬆懈的可做內口縫紮術。

9、少去公共場合,防止病毒感染。防止觸摸有害的化學物質(如砷、鉛、苯、甲醛等)和物理要素(如放射線、噪音及高溫等)。

10、防止過度疲憊和劇烈運動,孕晚期不宜同房。

相關閱讀:孕期易忽略的6大流產因素 准媽媽請認清這些“流產”食物

病因

1.遺傳因素

早期自然流產時,染色體異常的胚胎占50%~60%,多為染色體數目異常,其次為染色體結構異常。數目異常有三體、三倍體及X單體等;結構異常有染色體斷裂、倒置、缺失和易位。染色體異常的胚胎多數結局為流產,極少數可能繼續發育成胎兒,但出生後也會發生某些功能異常或合併畸形。若已流產,妊娠產物有時僅為一空孕囊或已退化的胚胎。

2.環境因素

影響生殖功能的外界不良因素很多,可以直接或間接對胚胎或胎兒造成損害。過多接觸某些有害的化學物質(如砷、鉛、苯、甲醛、氯丁二烯、氧化乙烯等)和物理因素(如放射線、噪音及高溫等),均可引起流產。

3.母體因素

(1)全身性疾病 妊娠期患急性病,高熱可引起子宮收縮而致流產;細菌毒素或病毒(單純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等)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循環,使胎兒死亡而發生流產。此外,孕婦患嚴重貧血或心力衰竭可致胎兒缺氧,也可能引起流產。孕婦患慢性腎炎或高血壓,胎盤可能發生梗死而引起流產。

(2)生☆禁☆殖☆禁☆器官疾病 孕婦因子宮畸形(如雙子宮、縱隔子宮及子宮發育不良等)、盆腔腫瘤(如子宮肌瘤等),均可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而導致流產。宮頸內口鬆弛或宮頸重度裂傷,易因胎膜早破發生晚期流產。

(3)內分泌失調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嚴重糖尿病未能控制、黃體功能不足,均可導致流產。

(4)創傷 妊娠期特別是妊娠早期時行腹部手術或妊娠中期外傷,導致子宮收縮而引起流產。

4.胎盤內分泌功能不足

妊娠早期時,除卵巢的妊娠黃體分泌孕激素外,胎盤滋養細胞亦逐漸產生孕激素。妊娠8周後,胎盤逐漸成為產生孕激素的主要場所。除孕激素外,胎盤還合成其他激素如β-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胎盤生乳素及雌激素等。早孕時,上述激素值下降,妊娠難以繼續而致流產。

5.免疫因素

妊娠猶如同種異體移植,胚胎與母體間存在複雜而特殊的免疫學關係,這種關係使胚胎不被排斥。若母兒雙方免疫不適應,則可引起母體對胚胎的排斥而致流產。有關免疫因素主要有父方的組織相容性抗原、胎兒特異抗原、血型抗原、母體細胞免疫調節失調等。

相關閱讀:孕婦前3個月謹防流產 不同階段的流產有何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