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春季需預防新生兒鵝口瘡

春季萬物生長,也是病菌滋生的好季節。剛升級成爸媽的年輕父母注意了,剛出生的寶寶在春季比較容易會遭受到念珠菌的“侵襲”,患上鵝口瘡。專家表示,鵝口瘡是一種古老的疾病,以新生兒最多見,又稱新生兒鵝口瘡或雪口病。

鵝口瘡感染源:1、嬰兒出生時通過產道,接觸母體的分泌物而感染。2、奶瓶、奶嘴消毒不徹底,母乳餵養時,媽媽的乳☆禁☆頭不清潔。3、接觸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嬰幼兒在6~7個月時開始長牙,牙床有輕度脹痛感,嬰幼兒便愛咬手指,咬玩具,這樣就易把細菌、黴菌帶入口腔,引起感染。4、在幼稚園過集體生活,有時因交叉感染可患鵝口瘡。5、長期服用抗生素,或不適當應用激素治療,造成體內菌群失調,黴菌乘虛而入。 鵝口瘡可導致黏膜潰瘍及壞死

鵝口瘡,其實是口腔黏膜受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腔炎症。專家介紹,念珠菌是口腔念珠菌病的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感染最多見,也可以是多種致病性念珠菌混合感染。念珠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當人身體抵抗力降低時,寄生在口腔內的這種非致病性念珠菌轉化為致病性,引起鵝口瘡。

細心的父母會發現,患上鵝口瘡的寶寶可以在口腔中看到有灰白色假膜附著於口腔黏膜上。而新生兒鵝口瘡多在出生後2—8天內發生,好發部位為頰、舌、軟齶及唇。在這些部位會出現黏膜充血,有分散的色白如雪的柔軟小白點,小如針點狀,過了不久就會相互融合為白色或藍白色絲絨狀斑片,擴大蔓延。如果寶寶哭鬧不止,家長應該細心檢查孩子的身體狀況,注意別漏掉口腔。鵝口瘡如果繼續發展下去,嚴重時會導致黏膜潰瘍及壞死,甚至會波及扁桃體、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