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夏季養生 兒童發熱不能這麼吃

夏季兒童發熱的飲食禁忌是什麼?夏天到了,很多人因為貪圖涼快,整晚都開著空調,導致自己感冒發燒。而小朋友的抵抗力更加的差,所以更容易發熱感冒。那麼對於夏季養生來說,兒童發熱應該怎麼辦呢?有什麼樣的事情要注意呢?又有什麼樣的飲食禁忌呢?接下來四季養生網來告訴大家夏季兒童發熱的飲食禁忌是什麼。

一、夏季兒童發熱的飲食禁忌是什麼

1.忌食過甜食物

過甜食物不僅會引起胃腸濕熱而影響食欲,而且還會引起腹脹導致消化不良,疾病不易痊癒。這類食物包括各種甜飲料、霜淇淋、果汁、水果罐頭、蜂蜜、水果糖、巧克力等。另外,在喝牛奶時應儘量少放糖,以免引起腹脹,影響消化

2.忌食助陽及熱性食物。

夏季小兒發熱,多為陰虛之體,一方面忌食升陽助火之品,食物宜選擇性味甘寒之物;另一方面忌食豬頭肉、公雞、鯉魚、狗肉、羊肉、龍眼、荔枝、栗子、橘子等,因為這類食物性熱,食用以後可加重發熱。

3.忌食油炸或刺激性食物

小兒發熱後應限制脂肪和鹽的攝入量,忌食油炸或刺激性食物,以免增加煩渴和多飲多尿。

4.忌食冷飲

夏季小兒發熱,體溫增高,常有口渴喜冷飲的症狀,特別喜歡吃冰磚、霜淇淋、雪糕、冰棒、冰凍果汁、冰凍汽水等冷飲食品。但是,食用這類冷飲後礙胃,容易使小兒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導致營養不良的病症。

5.忌食油膩食物

小兒發熱後消化不良,宜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忌食油膩食物,如油炸糕、炸豬排、油煎饅頭、奶油蛋糕、肥膩的豬肉、羊肉、帶油的雞湯、鴨湯及用油煎油炸的各類食物。在炒蔬菜時也不宜放油太多。油膩食物妨礙小兒的消化,常可引起食欲減退、腹瀉等消化道症狀。

二、判斷孩子發熱有哪些簡易方法

1.接解法

接觸小兒身體的某一個部位來判斷發熱。小兒發熱時,口腔溫度也升高,所以哺乳期的嬰兒發熱時,媽媽被小孩吮吸的乳☆禁☆頭就會有一種灼熱的感覺。另外,也可用大人的口唇粘膜去接觸小兒的額部。因為口唇粘膜對冷熱的反應十分敏感,當小兒發熱時,口唇就會有一種灼熱感。

2.觀察法

主要觀察小兒的神態變化。小兒發熱時,常表現為精神不好,兩眼無神,懶得動彈,不想吃東西,即使平時最愛吃的食物也會不屑一顧,還不時地哭吵;或表現為呼吸增快,臉色發紅,嗜睡;有的也會突然牙齒打哆嗦,四肢倦縮,怕冷,皮膚起雞皮疙瘩等。

3.數數法

每當發熱時,心跳和脈搏相應地增快。體溫升高1度,心跳每分鐘增快10-20次。數1分鐘脈搏,如果發現比正常時每分鐘多20次者,應懷疑小兒有發熱的可能。

三、小兒發熱怎麼護理

1.冷敷法

這個方法簡便易行,用稍涼的毛巾,約25度左右,擦拭寶寶的額頭、臉部,毛巾變熱後再用冷水浸後重新敷用。不過對寶寶不可用冰袋或冰枕,以免一下子把局部的溫度降得太快,反而會引起更大的問題。

2.全身溫水泡澡

將寶寶衣服解開,用37度左右的溫水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可以使寶寶皮膚血管擴張,增加散熱。

3.酒精降溫法

將70%的酒精兌自來水1:1,稀釋後的水溫為37-40度左右,放在小碗中,擦浴時將門窗關好,用紗布或柔軟小毛巾蘸碗內的酒精,擦拭寶寶的手心、腳心、腋窩和上臂內側和大腿根部,再擦拭四肢和背部。不能直接用酒精擦拭,而且此法不適合1歲以內的寶寶。

4.減少衣被

發熱時切記不要給孩子穿過多的衣服、蓋太厚的杯子。這種傳統捂汗的方法不利於散熱退燒,反而會因為熱導致高熱驚厥。對於許多小嬰兒來說,只要減少衣被就能使體溫降低。

5.多喝水

有助於發汗散熱,此外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機體丟失的水分。

6.按摩法

2歲以上的寶寶發燒,父母可以按摩緩解。先搓寶寶的腳心,把熱往腳下引,把腳搓熱了再搓小腿,小腿搓熱了再搓手、膀子、後背,最後是寶寶的耳朵。按摩時要輕、慢,多給寶寶喝水。如果寶寶還持續發燒可以用溫水幫他擦身,用毛巾把寶寶的身體擦熱擦紅,給寶寶的身體散熱。如果寶寶還是手腳發涼,說明寶寶受寒嚴重,可以連續給寶寶多喝幾次生薑紅糖水。需要提醒各位父母的是,喝蔥姜紅糖水加按摩治療的順序是先喝蔥姜紅糖水再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