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寶寶吐奶的原因及護理方法

寶寶吐奶是最常見的現象,但是家長仍然需要細心護理。還是有很多因為護理不當而造成重大事故的案例,因為餵食不當或者沒有處理好容易將奶嗆到氣管而導致嚴重事故。

一、嬰兒吐奶的原因

吐奶是嬰兒常見的現象,有兩方面的原因所致

一是全身性或胃腸道疾病時的一個症狀。

二是嬰兒胃腸道的解剖生理特點容易發生吐奶。

總的來看,由於第二種原因引起的吐奶比較常見。新生兒的胃部,從正面看是橫躺著的,呈不穩定狀態,同時賁門部位(胃部入口)還比較松。也就是說,大人吃飯時,當食物進入胃部後,賁門會通過收縮來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於嬰兒的胃賁門部位還不能很好地進行收縮,從而導致進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較容易地流回食道。另外,與大人相比,新生兒的喉頭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們含乳☆禁☆頭的方式比較笨拙,從而導致吃奶時空氣容易與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當孩子打嗝或身體晃動時,吃進去的奶也就比較容易被吐出來了。

二、嬰兒吐奶巧應對

父母可以採用以下方法減輕寶寶吐奶的情況:餵奶過程中和餵奶之後,拍拍寶寶的背,最好令其“打嗝”,排出氣體;餵奶時及餵奶後的20~30分鐘內都要讓寶寶保持直立的姿勢,令重力發揮作用;一次不要讓寶寶吃奶太多,少量多次餵奶;奶嘴上的小孔大小要適宜,不要吃太快,也不要太慢;餵奶後讓孩子保持安靜,避免哭鬧和推擠、晃動等。 最後,還有一種與吐奶有關的少見情況值得一提。有時母乳餵養的寶寶吐出的奶水裡含有血絲。此時不必驚慌,絕大多數情況下,那血絲來自母親而不是寶寶,常見的原因是母親的乳☆禁☆頭有傷。

三、怎樣預防寶寶吐奶

1.採用合適的餵奶姿勢

儘量抱起寶寶餵奶,讓寶寶的身體處於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胃裡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腸,這樣會比躺著餵奶減少發生吐奶的機會。

2.餵奶完畢一定要讓寶寶打個嗝

把寶寶豎直抱起靠在肩上,輕拍寶寶後背,讓他通過打嗝排出吸奶時一起吸入胃裡的空氣,再把寶寶放到床上,這樣就不容易吐奶了。

3.吃奶後不宜馬上讓寶寶仰臥

而是應當側臥一會兒,然後再改為仰臥。

4.餵奶量不宜過多,間隔不宜過密。

小精靈溫馨提示:

寶寶吐奶之後,如果沒有其他異常,一般不必在意,以後慢慢會好,不會影響寶寶和生長發育。寶寶吐的奶可能呈豆腐渣狀,那是奶與胃酸起作用的結果,也是正常的,不必擔心。但如果寶寶嘔吐頻繁,且吐出呈黃綠色、咖啡色液體,或伴有發燒、腹瀉等症狀,就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