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新生兒破傷風的病因】新生兒破傷風的臨床表現

養生之道網導讀:

新生兒破傷風的病因是什麼?新生兒破傷風是由破傷風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禁☆感染性疾病。由於該病常在新生兒生後的第4-6天發病,故又名“四六風”。那麼,新生兒破傷風的病因是什麼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新生兒破傷風的病因

新生兒破傷風發病的主要原因是接生時用未經嚴格消毒的剪刀剪斷臍帶,或接生者雙手不潔,或出生後不注意臍部的清潔消毒,致使破傷新生兒破傷風又稱“四六風”“七日風”或“臍風”。

1、發病原因

感染方式常為用未消毒的剪刀,線繩來斷臍,結紮臍帶;接生者的手或包蓋臍帶殘端的棉花紗布未嚴格消毒時,破傷風梭菌即可由此侵入,新生兒破傷風偶可發生於預防接種消毒不嚴之後,傷風桿菌不是組織侵襲性細菌,僅通過破傷風痙攣毒素致病;破傷風毒素是已知毒素中排位第2的毒素,僅次於肉毒毒素,其致死量約10-6mg/kg。

2、發病機制

(1)壞死的臍殘端及其上的覆蓋物使該處氧化還原電勢降低,有利破傷風梭菌出芽繁殖並產生破傷風痙攣毒素而致病,隨著毒素的釋放,產生毒素的細菌死亡,溶解,破傷風毒素經淋巴液中淋巴細胞入血,附在球蛋白到達中樞神經系統。

(2)也可由肌肉神經結合處吸收,通過外周神經的內膜和外膜間隙或運動神經軸上行至脊髓和腦幹,此毒素一旦與中樞神經組織中的神經節苷脂結合,抗毒素也不能中和,毒素與灰質中突觸小體膜的神經節苷脂結合後,使它不能釋放抑制性神經介質(甘氨酸,氨基丁酸),以致運動神經系統對傳入刺激的反射強化,導致屈肌與伸肌同時強烈地持續收縮,活動越頻繁的肌群,越先受累,故咀嚼肌痙攣使牙關緊閉,面肌痙攣而呈苦笑面容,腹背肌當痙攣較強後,形成角弓反張,此毒素亦可興奮交感神經,導致心動過速,高血壓,多汗等表現。

新生兒破傷風的臨床表現

本病潛伏期一般為風4~12天,平均7天,故民間有"鎖口風"、"臍帶風"、"七日風"、"四六風"之稱,新生兒破傷風首發症狀,常表現為不能吸乳( 咀嚼肌痙攣所致 )。

在病的早期,病嬰表現為想吃而不能吃,故煩躁不安,啼哭不止;繼而由於面肌痙攣致牙關緊閉、眉舉額皺、口角上牽,而出現苦笑面容,再進一步發展則出現全身抽搐。此過程在新生兒發展甚快,多在24小時內完成。抽搐嚴重則呈角弓反張,甚至頻頻窒息,膀胱及直腸痙攣,可致尿瀦留及便秘。一般神智清醒,無發熱或只有低熱,發熱高者可能由於併發 症或嚴重抽搐所致,預後均較嚴重。

寶寶破傷風傷口的換藥方法

破傷風桿菌侵入人體傷口、生長繁殖、產生毒素引起的一種急性特異性☆禁☆感染。破傷風是一種歷史較悠久的梭狀芽胞桿菌感染,破傷風桿菌(Clostridium tetani)侵入人體傷口、生長繁殖、產生毒素可引起的一種急性特異性☆禁☆感染。破傷風桿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膚和粘膜,故破傷風都發生在傷後。一切開放性損傷,均有發生破傷風的可能。

一般在傷後6~10天發病,也有傷後24小時或數周後才發病的。

發病時間短,症狀越嚴重,病人的危險性也就越大。起初先有乏力、頭暈、頭痛、煩躁不安、打呵欠等前驅症狀。接著可出現強烈能的肌肉收縮。首先是面部肌肉開始,張口困難、牙關緊閉;表情肌痙攣,病人出現“苦笑”面容;背部肌肉痙攣,頭後仰出現所謂的“角弓反張”;如發生呼吸肌或噴痙攣,可造成呼吸停止,病人窒息死亡。

這種全身肌肉痙攣持續幾分鐘不等,間隔一段時間又反復發作。任何輕微的刺激如光線、聲響、說話、吹風均可誘發。

破傷風的危害性很大,很有可能會危及到寶寶的生命,而由於破傷風痙攣毒素能迅速與神經組織發生不可逆性結合,故一旦發病治療困難,所以預防尤為重要。如遇到可疑傷口應做到清創、擴創,同時使用大劑量青黴素抑制細菌繁殖。用破傷風抗毒素對患者進行緊急預防,對已發病的人要進行特異性治療。破傷風傷口換藥方法更是十分特別,

破傷風傷口換藥方法如下:

(1)取、開換藥包正確(防止污染包內物品)

(2)戴無菌手套打開手套包,取出手套,左手捏住手套反折處,右手對準手套5指插入戴好。已戴手套的右手,除拇指外4指插入另一手套反折處,左手順勢戴好手套。

(3)傷口處理正確,清除壞死組織,使傷口暴露,引流通暢。用3%雙氧水沖洗,直至傷口深處。1∶5000高錳酸鉀液浸濕敷料蓋住傷口。

爸爸媽媽們除了要瞭解換藥方法之外,還要多瞭解破傷風各方面的資訊,包括預防、症狀和治療等,為寶寶的成長保航。

以上就是對新生兒破傷風的病因的介紹,相信大家都有所瞭解了。希望對媽媽們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