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孕婦胎位不正 原因矯正有方法

一、胎位不正確主因現象 1、胎兒位置錯誤

異常的胎位通常是指在妊振30周以後,寶寶于子宮內部的位置不正確,多見於腹壁較為鬆弛的孕婦以及經產婦。

溫馨解說:懷孕28周之前,因為羊水比較多,胎兒又較小,所以在子宮裡面活動的範疇較大,位置不會固定;30周以後,孩子發育快速,羊水也變少,這時胎兒的姿勢與位置已經差不多固定了。

2、錯誤胎位說明

胎位不正的狀況包含了以臀位、橫位、枕後位與顏面位等等;多以臀位最為常見,另外,橫位是危害母體與胎兒最嚴重的錯誤位置。

3、慎防難產問題

胎位不正是許多媽媽的心頭大患。

因為胎位異常會給生產帶來程度不一的困境與危機,所以要儘早改正錯誤胎位,對於難產的避免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

二、胎位異常能自然產? 1、意見不同分析

部分醫師認為,只要准媽媽的孕期周數足夠,而骨盆腔也夠寬大,加上胎寶寶的體重正常,過去也曾經以自然生產的方式分娩過孩子的女性,即便胎位異常也能夠再考慮陰☆禁☆道生產。

2、避免胎兒受害

但某些另醫師卻認為,若要降低寶寶受傷的可能性,且以防分娩出來的胎寶寶會有併發症產生,所以一旦胎位不正,皆會建議採取剖腹手術進行生產。

3、剖腹生產為主

其實胎位異常時的生產方式與措置有幾項,但以過去的經驗來看,大多數的醫生對於胎位不正的孕婦分娩,都以剖腹為主,因為此時陰☆禁☆道生產的不確定性較高,難以控制過程可能發生的問題。

4、密切監管情況

如果准媽媽堅持要行自然產,於懷孕週期接近足月時,醫生與孕婦務必仔細商討利弊得失,且要嚴厲估計骨盆腔及胎兒大小,還有胎位的狀態,于分娩時更要密切掌控與監督產程的進度發展。

5、隨時進行剖腹

若產程中有延長或胎兒窘迫的現象,一定要立刻進行剖腹手術或借助器械幫助生產,才能確保胎寶寶與母體的平安,也要同時準備完善的急救設施。

三、糾正胎位異常的問題 1、胸膝臥位姿勢

此動作是孕婦維持頭低臀高樣子。准媽媽要跪于較硬板的床鋪,胸前墊一顆枕頭,把兩手的前臂往上彎,頭部放於床上轉向一邊,屁股和大腿要形成直角。

溫馨解說:此姿勢一天2至3回,每回10至15分鐘,5至7天為一個療程,一星期後再到醫院複查。此為一項藉由胎兒的重心來調整改變,提升寶寶轉為頭位的做法。

溫馨提醒:這個舉動的優點即不用任何條件與設施,只要于家中自行堅持練習即可,但缺點為在練習過程中,准媽媽也許會有腰酸、頭暈、噁心等現象出現。

2、外倒轉術方式

若以自行糾正胎位方法無效者,通常要在懷孕30周之後,到醫院由醫師透過手推等行為倒轉胎寶寶,此方式需要專業的技術,孕婦不能自己在家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