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如何建立健康依戀關係】依戀關係類型判斷

養生之道網導讀:

瞭解如何建立健康依戀關係對寶媽極為重要,那麼如何建立健康依戀關係?瞭解如何建立健康依戀關係並不困難。

建立正確依戀關係

為了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依戀行為,母親應重視這方面的問題;特別是對勇B些很少發生需求信號的嬰兒,更應主動地去誘導,同時對嬰兒所發出的信號,哪怕只是很少的信號,都要敏感地回應,其方法如下:

(1)保持母子之間每天有一定時間的身體接觸和一定距離的相互關係。

(2)母親對孩子所發出的各種信號,要立即做出相應的反應。

(3)母親要經常和孩子保持愉快的關係。

綜合上述要點,孩子在托兒所和在家由母親自己帶,兩者相比較,似乎後者的情況較好。但是,關鍵在於母親對孩子的態度,如果母親對孩子過於冷漠,孩子即使留在母親身邊,亦將表現出不安定的依戀;反之,即使孩子在托兒所,雖被限制和母親接觸的時間,而母親如能以積極的態度與孩子保持良好的關係,並讓他從心裡感到快樂,孩子同樣也會發展出良好的健康依戀。

小測驗

Stage1 咦,來了一個陌生的人

媽媽陪著寶寶在房間裡玩了一會兒,然後走進來一個對寶寶來說完全不熟悉的陌生人。

Q1:寶寶是否有些不安、忸怩,注意陌生人的動向,並且向媽媽靠近?

YES-既信任媽媽又有警覺性的寶寶

寶寶不僅對陌生人有警覺性,而且當他覺得有危險時,會向媽媽靠近尋求保護,這種警覺是必要的,它能夠保護寶寶的安全,也說明寶寶很信任媽媽。

NO-警覺度較低或不太黏媽媽的寶寶

若寶寶完全不在乎陌生人靠近,仍然自顧自玩玩具,代表寶寶對外界的警覺度較低,爸媽應特別注意教育寶寶保持一定警覺性。

如果他有不安的表現,卻沒有向媽媽靠近,看來他不怎麼依賴你哦!

本階段安全型依戀寶寶的表現

這時可以讓陌生人與媽媽親密地說說話,並向寶寶做出些友善的舉動。因為有母親在身邊,安全型依戀的寶寶過一會兒就會繼續快樂地玩玩具,有些膽大的寶寶甚至會對陌生人表現出興趣。

Stage2 嗚嗚,媽媽走了

媽媽離開寶寶,告訴寶寶一會兒再回來,只留下寶寶和陌生人在一起。

Q2:對於媽媽的離開,寶寶是否表現出苦惱,不願她離開,並且在媽媽離開後,友好的陌生人給予寶寶一定的安慰,寶寶仍然很不自如?

YES-對媽媽的依戀比較健康的寶寶

即使陌生人給予一定的安慰,仍然不會像在媽媽身邊那樣自如,有點怯生生的,可能還會有一些小的叫嚷,但是不會大哭大鬧,聲嘶力竭。

NO-抱歉:寶寶還未同你建立起依戀

寶寶對媽媽的離開沒有反應,接受陌生人的安慰就像接受媽媽的安慰一樣,說明親子之間的依戀還沒有建立起來。

對媽媽離開反應太大的寶寶

如果寶寶反應過大,也需要注意,可能寶寶太黏你了,連你短暫的離開也不能忍受,這樣的寶寶以後可能適應性比較差,不夠獨立。爸媽可以適當地訓練寶寶自立。

或者屬於對陌生人過度警惕,未來可能比較難信任他人。

反應太大的寶寶,也有可能屬於“矛盾型”依戀,在第3階段遊戲中,對媽媽的態度很複雜,既要她又反抗她,無法繼續專心玩玩具。

Stage3 哦,媽媽回來嘍

媽媽重新回到房間,陌生人離開。

Q3:寶寶是否立即尋求與媽媽的接觸,向媽媽撒撒嬌啦,要媽媽抱抱什麼的,但又很快地平靜下來,繼續玩玩具?

YES-安全型依戀

恭喜你,寶寶對你的依戀是很正常很健康的!

看到你回來,寶寶表達出非常快樂的情緒,代表的是寶寶對你是很依戀的,他已經銘記住你,且非常愛你,你能帶給他安全感。

NO-很可惜!媽媽請繼續努力

如果寶寶對媽媽的歸來沒有反應,或者只是短暫地接近一下又走開了,那麼也說明親子的依戀還沒有形成。

如果黏著媽媽怎麼也不肯走了,那麼說明寶寶太怕生。

細心呵護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