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什麼時候培養聽力最好】怎樣培養寶寶聽力

養生之道網導讀:

什麼時候培養聽力最好?寶寶從一出生開始對聲音就很明顯,他們愛動,喜歡有輕柔聲音的環境。對聽力的訓練,是寶寶智力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什麼時候培養聽力最好?如何培養寶寶聽力呢?

寶寶的聽力開始得很早,甚至起始於胎兒期。近年來,兒童早期教育研究者認為,胎兒在母腹內已有聽覺,早期聽覺刺激是胎教的主要方法之一。寶寶在有了聽覺之後,他就要不停地聽,只要落在他的聽覺範圍內,他便收入耳內產生聽覺,傳入大腦,留下痕跡,一直到入睡為止。聽覺不僅使幼兒辨認周圍環境中的多種聲音,而且憑此掌握人類的語言,幼兒期是兒童語言發展最迅速的時期,因此,聽覺的發展在這個時期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3個月以內的寶寶,媽媽可以每天給他哼唱搖籃曲,或是反復播放一段優美的樂曲,聲音不要太大,孩子醒著時,父母可用較緩慢的速度、柔和的聲調講話給孩子聽,內容要豐富,比如說:‘你睡好了嗎?餓不餓?想不想吃奶?

3個月以後的寶寶已能將聽覺和視覺結合起來,當他聽到聲音時,頭就會轉向發音的方向,尋找聲源,你或許覺得這種動作是很自然的,但它會直接導致出重要結果,這是智力活動的進步。父母或家裡人應經常有意識地走到孩子面前,逗引孩子注視自己的臉,然後把臉移到一側,並輕聲叫孩子的名字,逗引孩子的視線隨父母的臉移動。也可用搖鈴或能捏響的橡皮玩具發出聲5個月逗引孩子一面聽聲音,一面讓視線隨玩具移動。

6個月以後還可以每天聽幾次母子英語,這樣做不僅鍛煉他的聽覺,還可多學習一種語言。

兒歌和明快的幼兒歌曲是任何一個年齡的孩子都喜歡聽的聲音。同時,父母還要經常帶孩子到室外、公園、商店等處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多聽、多看。

如何培養寶寶聽力呢?

1.對還不會說話的寶寶,主要是對寶寶說話、講故事和聽音樂,儘管孩子不懂,但寶寶逐漸會對聽產生興趣的,這是讓寶寶形成傾聽習慣的第一步。

2.對會說單字的寶寶,家長有意識發出單字音,讓寶寶聽清單字後,能夠重複出來,這同時也在訓練寶寶說話,逐漸發展到雙字。注意,媽媽發出字音的內容應以寶寶生活環境中的事物為主,這對寶寶是感興趣的,不必對著書教,以免寶寶對發音失去興趣。

3.會說短句的寶寶,就開始對寶寶講故事或聽有節奏感的音樂,家長不斷與寶寶保持眼神交流,根據寶寶的年齡選擇故事或音樂的內容,讓寶寶先聽,然後引導寶寶說出聽的內容。

4.寶寶聽覺容易疲勞,年齡越小,聽覺注意時間越短,所以,媽媽要注意觀察寶寶,從寶寶的眼神中可以發現寶寶是否還願意聽,如果孩子不願意了,就停止。

5.媽媽平時可以利用各種機會培養寶寶傾聽的習慣,同時激發孩子樂於收聽的動機,使寶寶對各種聲音感興趣,這是提高對聲音敏感性的前提。

6.寶寶學會傾聽對於今後的學習和人際交往都是非常重要的。寶寶具有傾聽的好習慣後,自然對聲音的反應速度也會提高。媽媽可以隨時將培養的方法、內容和寶寶的傾聽能力記錄下來,並進行評價,媽媽會有感想的。

促進小寶寶智力發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儘早訓練嬰兒的感覺和知覺,聽力便是其中的一個方面。

那麼怎樣培養新生寶寶的聽力:

一、幫助新生兒逐漸區分各種聲音

給新生兒一個有聲響的環境,家人的日常生活活動會產生各種聲音,如走路聲、開門聲、水聲、炒菜聲、說話聲,外界的雜聲,人聲等。

二、給寶寶聽柔和有節奏感的音樂

可讓新生兒聽有節奏的樂曲,但放音樂的時間不宜過長,也不宜選擇過於吵鬧音樂。

三、媽媽應保持育孩子之間的交流

和還不能說話的小寶寶交流是毫無意思的嗎?當然不是,專家表示:媽媽最好時常能和嬰兒說說話,親熱和溫馨的話語,能讓嬰兒感覺到安全感,同時,這也是鞏固良好親子關係的重要方法。

幼兒的聽覺感受性有巨大的個別差異,有的兒童感受性高些,有的則低些,但絕不能把這種個別差異看成是先天素質決定而一成不變的,實際上,幼兒的聽覺也是在生活條件和教育影響下不斷發展的。最後,提醒年輕的父母應注意保鏟寶寶的聽覺,一些傳染病或發高燒致使內耳受到損害是造成兒童耳聾的常見原因。另外,患病期間要避免使用耳毒性藥物,如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等。此外,噪音也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