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精美的寶寶APP,是我們育兒的好幫手嗎?

養生之道網導讀:

孩子需要認知的是真實的世界,孩子的想像力也離不開真實事物的支援,孩子的感官需要真實世界全面的刺激,我們自己離開真實

“我覺得現在很多育兒APP做得很好啊!”一位2歲2個月的媽媽和大家分享。

“首先,它裡面的遊戲很有意思。比如有個種土豆的遊戲,需要孩子播種、澆水、收穫,然後得先把發了芽的土豆挑出來,最後要開著車運到市場上去賣。孩子能瞭解土豆是怎麼種出來的,還可以知道發了芽的土豆是不能吃的,菜要運到市場上去賣等等,我覺得很好。”

“其次,整個遊戲的畫面做得也很唯美,我覺得對孩子顏色識別能力的發展很有幫助。就像我們看阿凡達的時候,那種美呈現在眼前,讓我感覺在仙境裡一樣……”

“你的孩子現在看APP的時間是多久?”

“有時候把IPAD給他,自己一忙就忘了收回來,有時候他一看就是兩小時……”

在場的家長都吸了一口涼氣。

另一位媽媽馬上發言:“我的孩子3歲3個月了,現在瘋狂迷戀電視,吃飯不吃,睡覺也不睡,讓他睡覺要把電視關了,他死活都不讓,整天就跟掛在電視上一樣,讓我們很頭疼,而且我非常擔心他的眼睛……”

在這個電子產品時代,孩子們很難逃出它們的魔爪。

我都不用說什麼,第二個媽媽已經把第一個孩子在不久的將來可能出現的狀況說了出來。我們以為找到了一個讓孩子能安靜下來,並且貌似能學到一些知識的東西,但其實是在給自己挖了個陷阱。

“視力的問題我一會兒再談,先說說什麼是2歲多孩子需要的東西。”

想像力

“孩子從1歲多就開始發展想像力了,他們最開始是假裝給動作們餵飯、拿個小鍋做飯、把自己想像成火車頭在家裡橫衝直撞,到了幼稚園他們最喜歡做的遊戲就是過家家,所以想像力是他們成長過程中非常需要的。”

“但是他們的想像力和成人不同,我們在腦袋裡想就行,孩子在這個階段必須有實物作為依託:給動物喂水,他得拿把勺子;做飯也不是憑空就出來,哪怕是茶杯蓋,也得拿一個真實的物品過來當鍋。他們的想像離不開真實的東西。”

“而APP裡的遊戲是純粹的虛擬遊戲,除了拿在手裡的IPAD,沒有任何東西是真實的,對於孩子來說,這個時候他們做的只是看裡面的內容,就跟我們看肥皂劇一樣。看肥皂劇是為了學習嗎?No,是為了讓腦袋不思考。”

完全排斥APP?

“我們為什麼把孩子扔給電視扔給APP?因為我們家長忙,但更多時候是我們不知道該和他們玩什麼。所以我們換一個角度思考,如果孩子喜歡看這些遊戲,那就說明裡面有可取之處,只不過這些遊戲不應該直接扔給孩子,而是讓我們先看,從裡面學習一些孩子可能喜歡的遊戲,然後在現實生活中和孩子一起把它“表演”出來。”

“可以帶著孩子去公園裡鏟土,孩子對著泥巴就能玩一個小時,然後假裝種上土豆或者其他種子,接著買菜的時候帶著孩子一起去買,挨個把蔬菜名告訴孩子,如果恰巧看到一個發芽的土豆,這時候告訴他“長成這樣的土豆就不能吃啦~”,最後遞給孩子一個土豆讓他“運”回家……”

“孩子的想像需要真實事物的支援,孩子要認知的也是真實的世界,在APP或電視上看了1萬遍土豆,也不如帶孩子去菜市場摸一次真實的土豆。”

“這樣說挺有道理,不過我覺得那些APP確實做得很唯美,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場景我們都看不到。”那位媽媽繼續提出自己的疑惑。

什麼是“美”?

“電影中的特技確實會讓人美得窒息,但這卻是成人的感受。為什麼?因為在面對那些美輪美奐的山水時,我們的記憶庫會被打開,曾經經歷過並感受到的山水的美麗被重新提煉出來。但是一個沒有見過山沒有摸過水的孩子,他只能傻愣愣地看著。”

“很多教育理念,都推崇自然教育。蒙氏的教具都是用自然材料做成,在華德福孩子們的課程中,種植、收貨這些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東西都是必修的。”

“感受過自然的人,他的感覺才能豐富,站在黃河邊上聽到河水的咆哮,聞著河水的味道,感受水滴打在身上的冰涼,人和自然每一個細胞每一種感覺都建立了連結。而特效再美,它利用的也只是我們聽覺和視覺兩種器官。”

“電子產品只能刺激人類有限的器官,其他的感官則沒有機會得到刺激。“用進廢退”,對於孩子來說,這無疑不是一種損失。”

孩子能“看”到什麼?

“另外,孩子看到的世界和我們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孩子的視覺系統要到6歲左右才能發育完全,1個大月孩子的視力只有光感或者只能察覺眼前有物體在動,但看不清物體,2歲的孩子視力只能達到成人正常視力的一半,3歲時視力也只有4.8,所以我們感覺到的阿凡達的美景,在孩子眼中也許就是霧茫茫的一片。”

孩子需要認知的是真實的世界,孩子的想像力也離不開真實事物的支援,孩子的感官需要真實世界全面的刺激,我們自己離開真實的世界也太久了,聽不到自然的召喚了。

後記:

是完全不能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嗎?也不是,上了幼稚園,某個動畫片或流行的電子遊戲必然會成為他們交流的內容,所以為了孩子社會化的需要,我們還是要允許孩子看一部分這些東西。只不過我們要儘量延長孩子接觸自然,沉浸在繪本中的時間,當他們體驗到了真實的東西,就更不容易沉迷在虛擬的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