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濕疹的成因及處理方法

嬰幼兒濕疹俗稱“奶癬”。主要症狀表現是皮膚上出現紅色點狀丘疹、粟粒樣皮疹或皰疹,伴有滲出液,乾燥後形成灰色或黃色痂皮。痂皮脫落後露出紅色的潮濕表面,劇烈刺癢,搔後易發生感染。

奶癬病因:濕疹的成因及處理方法

引起嬰幼兒濕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飲食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

①有些嬰幼兒本身具有過敏性素質,當吃了異性蛋白質的食物(牛奶、雞蛋等)後,便可引起一種變態反應性皮膚病,並且常常反復發作。

②嬰幼兒因生活不規律,喂乳時間不恰當,致使胃腸功能發生障礙也可誘患濕疹

③長期以牛奶為主食的哺喂嬰兒,往往因血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降低也能誘發濕疹。

鑒於上述原因,對患濕疹的嬰幼兒,除應及時去醫院就診外,在飲食中應檢查食物的配合是否平衡,選擇的食物是否合適,哺喂的時間是否恰當,找到可能致病的飲食原因後,應及時給以相應的改善。針對不同的情況,這些防治濕疹的改善措施有:

(1)在給嬰幼兒試用某種新的食物時,在給量上應由少到多,循序漸進,使之慢慢適應,以免因不適應而造成濕疹疾患。

(2)如對人奶過敏,可讓乳母暫時少吃或不吃牛奶、如是奶粉不適應的,可換下牌子,雞蛋以及魚、蝦等海物和刺激性食品,這是因為某些嬰兒濕疹,也可由母親奶中的過敏性物質誘發。

(3)對於患濕疹的嬰幼兒,應給以清洗,少鹽飲食,以減少患處滲出液,同時還應多食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鹽類的食物,如綠葉菜汁、胡蘿蔔水、新鮮果汁、番茄汁等。稍大些的幼兒,可給新鮮菜泥,果泥。這些食物可調節嬰幼兒生理功能,從而減少皮膚的過敏反應。

(4)濕疹患兒的血液中,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一般都偏低,所以為患兒烹調食物時,應儘量採用植物油、豆油、芝麻油等,這樣可提高血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對促進濕疹痊癒有一定作用。

祖國醫學在治療嬰兒濕疹方面積累許多寶貴經驗,認為導致該病的原因主要是飲食失調、內蘊濕熱、外受風寒。傳統的行之有效的驗方有:

(1) 生苡仁米15G,加水同煮,酌加白糖,早晚分服。

(2) 生苡仁米15G,荸薺5-6個洗淨,去皮切片加水同煮,酌加適量白糖,早晚分服。

對幼小嬰兒,可喂湯,有咀嚼能力的幼兒,最好連同食物一起吃下,效果更佳。

總之,只要注意飲食合理,餵養得當,使嬰幼兒保持消化功能正常,以及必要的食療和藥療,嬰幼兒濕疹是可以控制和治癒的。

進行嬰兒早期大小便訓練 嬰兒中期,晚期大小便訓練 應該怎樣用奶瓶給寶寶餵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