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寶寶缺鈣有哪些危害

養生之道網導讀:

寶寶缺鈣有哪些危害?孩子需要充足的鈣才能健康成長, 所以很多父母都知道要給孩子補鈣,那麼寶寶缺鈣有哪些危害?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有關知識。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補鈣是十分重要的。寶寶如果缺鈣,那麼很容易導致骨骼發育不完全,這是要影響寶寶今後一生的幸福的。既然缺鈣的危害這麼大,肯定有媽媽要問寶寶缺鈣怎麼辦?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瞭解一下寶寶補鈣吃什麼好吧。

一、寶寶缺鈣的7大危害

1、嬰兒缺鈣易發濕疹

出生1-6個月的小寶寶可能在春秋之際出現哭鬧不安,並在頭部、面部甚至全身出現大片的紅斑、丘疹,進而變成水皰、糜爛、結痂的現象,稱為“濕疹”。濕疹的主要原因是患兒有先天性的過敏體質,出生後給予牛奶、雞蛋等人工蛋白食品時容易發生過敏,同時科學家認為嬰幼兒濕疹與缺鈣也有關係,補鈣能有效的緩解濕疹的症狀、減輕嬰幼兒的痛苦。

2、小兒肺炎反復發作與缺鈣也有關係

經常在醫院看到很多體弱的嬰幼兒,反復發生上呼吸道感染、容易患肺炎。這樣的孩子多數比較瘦弱,營養狀況較差,有的還伴有多汗、煩躁、睡眠不安等早期佝僂病的表現,這與缺鈣是有一定關係的。當寶寶體內缺鈣時,各種酶的活性下降,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代謝也收到影響,導致發育遲緩、免疫力降低、機體抵抗能力的下降,因此容易發生肺部感染。

3、急、慢性腹瀉的孩子應防缺鈣

寶寶腹瀉是非常多見的一種疾病,往往由於病毒、細菌、真菌等感染所導致。腹瀉的患兒經常因為食欲下降、進食減少而導致鈣不足,同時由於腸道吸收功能不良、從腸道中丟失較多的鈣,因此,對於腹瀉的患兒應注意及時補鈣。

4、出牙晚與缺鈣有關係

有的小寶寶出生後10個月還沒出牙,到了3歲20顆乳牙還沒有長齊,有的孩子雖然長出了牙齒,但牙齒稀疏、牙縫很大甚至超過齒寬,排列也不整齊,這些現象都是由於您的寶寶在嬰兒期甚至胚胎期就缺鈣而造成牙齒的發育不良。嬰幼兒的乳牙一般在出生後6個月開始萌出,3歲時完全長出,12-13歲換牙,因此為了使您的寶寶有一口健康整齊的牙齒,在寶寶長牙和換牙的階段都應該注意鈣的補充。

5、學齡期兒童補鈣同樣重要

對於學齡期的兒童(包括小學生和中學生)來說,這是一生中骨骼發育及身高增長最快的時期,人體50%的骨礦含量都是在這一時期存儲,是一生中需求鈣最多的時期。如果這時每日保證充足的鈣,可以使骨骼、內臟、大腦得到充分的發育,對於身高和體重的增加非常重要。

6、孩子個子高也同樣會缺鈣

孩子在長個期間由於長得太快,對鈣的需求量則比一般孩子要求更多,如果此時攝取的鈣不足,就只夠維持孩子骨骼長長的需要,那麼骨骼要長粗壯的需求就無法滿足。其結果只會使您的孩子加入“豆芽菜”的行列,四肢細長,看似苗條,實則弱不禁風。因此,生長發育快的個子高的孩子更需要補充足夠的鈣,才能充分滿足骨骼長長和長粗的雙重需要。

7、生長痛與缺鈣有關

生長痛常見於10歲左右的兒童,主要表現以關節痛為主,是由於兒童在這個時期處於生長的高峰期,生長速度較快而導致鈣供應不足引起,因此對於生長速度過快或處於生長高峰期的兒童合理鈣補充是十分必要的。

二、寶寶補鈣食譜

1、白玉金銀湯

原料:清湯70毫升,香菇絲1/3朵,豆腐25克,小雞丁塊15克,花椰菜10克,蛋汁1/4個。

做法

(1)清湯煮開後,倒入小雞丁塊、香菇絲煮至熟。

(2)豆腐切丁,倒入(1)中,以少許的鹽、醬油調味,勾芡煮成稠狀。

(3)花椰菜湯熟倒入(2)內,淋上蛋汁,熄火。蓋上鍋蓋悶到蛋熟。

補鈣奧妙:豆腐含有豐富的鈣,花椰菜可促進寶寶生長、維持牙齒和骨骼的健康。

2、龍鬚掛麵湯

原料:龍鬚掛麵50克,熟豬肝30克,雞蛋1個,菠菜28克,雞湯或骨頭湯適量,香油、醬油、精鹽各少許。

做法

(1)熟豬肝切成細末;菠菜擇洗乾淨後用開水焯一下,瀝幹水切成細末;龍鬚麵折成短段。

(2)鍋上火,加入適量水煮沸後放入掛麵段、醬油、精鹽及雞湯或骨頭湯。

(3)待掛麵軟爛時,將雞蛋調散後淋入鍋內,放入豬肝末、菠菜末,最後滴入香油拌勻即可。

補鈣奧妙:富含鈣、磷、鋅及多種維生素、蛋白質,可壯骨健腦。

三、寶寶缺鈣的症狀

寶寶缺鈣時,容易出現睡眠不好、多汗、枕禿、晚出牙等表現,但這些表現並不是特異的,不能單純以某一個表現就說寶寶缺鈣。

1、煩躁不安,常常不明原因哭泣,不容易入睡,就算入睡了也容易驚醒。

2、出汗比較多,即使天氣不是很熱,也容易出汗。

3、頭髮發黃稀疏,枕部脫髮圈,後腦勺常會出現脫髮的情況。

4、比同齡孩子更晚出牙。

5、囟門閉合遲,肌無力。

6、神情呆滯、表情少,動作和語言都比同階段的孩子落後。

7、前額高突,形成方顱。或常有串珠肋,各個肋骨的軟骨增生連起似串珠樣,常壓迫肺臟,使寶寶通氣不暢,容易患氣管炎、肺炎;嚴重鈣缺乏可導致骨礦化障礙,出現佝僂病臨床表現。

四、寶寶缺鈣怎麼辦

寶寶缺鈣時,一方面,要查找導致寶寶缺鈣的原因,並採取有效干預措施。另一方面,寶寶補鈣首選食補,只有在無法從食物中攝入足量鈣時,才適量使用鈣補充劑,而且補鈣的同時還要補充維生素D。

1、善用乳製品入菜:用低脂奶粉取代麵粉,用牛奶取代水,都是掌廚者可做的變化。而烹煮過的牛奶,也可減緩過敏者對乳糖的不適。

2、多利用醋酸:在熬煮骨頭湯時,可加入一些醋或檸檬,以加速鈣質的排出。

3、多吃小魚與海藻食物:把吻仔魚、金鉤蝦、條仔魚、小魚幹、或魚罐頭中的沙丁魚,整個吃下去,營養與鈣質盡在其中。

4、吃零食也能補充鈣:用杏仁、小魚幹取代洋芋片,用蒟蒻、芝麻海苔或開心果,取代巧克力或可樂,吃零食也能補充鈣。

5、別忘記維生素D:鈣質需要維生素D,才能被小腸吸收,經由血液運送到骨頭。寶寶補充維生素D比較實用的方法是多曬曬太陽。維生素D最佳的食物來源是富含脂肪的魚類,像鰻魚和鮭魚,其次是蛋黃與牛奶。在蔬果方面則是香菇。煮香菇前,可先在太陽底下曝曬1—2個小時,就能產生很多的維生素D,再搭配在不同菜肴中,幫助鈣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