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驚!二胎媽媽產後抑鬱症風險增三倍

辛苦懷胎十月,終於把寶寶生下,但此時此刻,各種問題才要漸漸浮現。其中,產後抑鬱症就是媽媽們所要克服的一項難關。根據美國心理學會估計,生第一胎的媽媽,約有一成五的風險罹患產後抑鬱症,但若生下第二胎,風險將激增三倍,達四成以上,其中抑鬱症狀恐長達兩年以上。

一、產後抑鬱症的原因,荷爾蒙變化與照顧壓力

罹患產後抑鬱症的主因是產後荷爾蒙將出現劇烈改變,更須一肩扛起照顧新生兒的壓力,所以容易陷入憂鬱狀態,若沒有及時重視,對於母親、孩子甚至是整個家庭都會有絕對的影響。

二、抑鬱襲擊?快打電話給親朋好友談媽媽經

不過,若要解決抑鬱警報,加拿大倒是有一份最新的研究,可以指一盞明燈!根據研究發現,罹患產後抑鬱症的婦女,若能時常打電話向朋友分享媽媽經,或其照顧心得,將可改善抑鬱情形。

媽媽照顧孩子的責任及實際必須的照顧行為,就像沒有下班時間的長期工作,對多數的媽媽是一種壓力,不只是第一胎的新手媽媽,研究中提到生第二胎罹患抑鬱症的發生率提高到兩倍以上。

因此當發現產後的媽媽出現情緒沮喪、哭泣、睡眠改變等症狀持續兩周以上且影響到日常生活時,就應該鼓勵她儘快的尋求專業協助,以免狀況越來越嚴重。身邊的親友適時的陪伴或電話,都是很重要的支援方式。可以有效的治療產後抑鬱症。

三、可運用以下四種自我情緒照護策略,讓自己走出低迷的情緒漩渦

1. 維持規律作息

良好的飲食與睡眠,是維持身心健康的基礎,尤其睡眠是身心修復的重要時刻,睡不好通常讓人精神差、心情不好。產後媽媽普遍有睡眠時間不足的情形,所以更要讓每天的作息一致化,固定時間睡覺與飲食,並利用空檔小憩片刻,減少身心混亂與不安。

2. 適度宣洩情緒

使用“忽略不管”或“壓抑不談”的方式久了,往往只會讓人的心情更糟。產後媽媽可以運用自己熟悉的方式來適度宣洩,讓情緒毒素有出口,例如:找“對”的人傾訴、寫下心情或任意塗鴉、洗澡時大唱或罵出來等。

3. 讓身體動起來

運動能有效提升正面情緒,緩解產後抑鬱。產後媽媽可每天抽空到公園散步、快走或做體操,心情煩悶時更應起身外出小逛,避免持續陷在陰霾中。

4. 讓腦袋休息

腦中常繞著經濟、子女教養、重返職場或身材走樣等問題,易使心理處在緊繃的狀態中。產後媽媽要適時讓腦袋放空,或刻意專注在某些輕鬆活動上,例如:靜坐冥想、看有趣的影片或笑話、隨音樂哼唱、翻閱雜誌漫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