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寶貝認生怎麼辦】寶貝認生怎麼應對

養生之道網導讀:

寶貝認生,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寶貝認生怎麼辦呢?許多爸爸媽媽有一種焦慮,不知道怎麼處理!其實,只要爸爸媽媽做好正確的引導,這個問題不難解決!寶貝認生怎麼辦?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孩子有個認生期

其實,每個寶寶在一歲左右都會經歷“認生期”。來自德國曼海姆大學的教育學專家,通過觀察發現:“寶寶的認生期隨著她的成長而自然產生,很可能在一夜之 間,認生期就到來了”。大部分孩子的認生期開始於八個月大的時候,所以人們也把這個時期 稱為“八月恐懼期”, 一般到了12個月大的時候,這種現象基本上會消失,但是也有些孩子會 將它持續到三歲。

什麼樣的孩子更容易認生呢?

相對來說,在家庭成員較少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更容易認生,性格內向的孩子比外向的孩子也更容易認生,從小疾病不斷比身體健壯的孩子更容易認生,過度依賴父母的孩子也更容易認生,有些孩子性格外向,一般見到陌生人也不會害羞,但是卻怕見到某個特定的人,那可能是因為孩子曾經受到過他的恐嚇。

認生對孩子的影響

認生對孩子來說是不利的,主要體現在人際交往能力方面。如果孩子認生,就不會主動和別人打招呼,因為她們對陌生人有一種恐懼,即便孩子能夠克服自己的心理因素硬著頭皮去接觸陌生人,行為舉止也會非常的不自然,從而無法給別人留下好印象,生活圈子也就越來越小。

“怕生”是寶寶社會性發展到一定程度的體現。它是寶寶感知、辨別和記憶能力、情緒和人際關係獲得發展的體現。

細心的媽媽會發現,寶寶在3-4個月時已能對媽媽做出反應,只要媽媽走近寶寶,他就會沖媽媽樂,以此表達自己快樂的情緒。當媽媽在屋裡走動時,寶寶的目光就會追隨媽媽的身影移動,並表現出明顯的想要得到媽媽關注的表情。一旦媽媽不予理睬,寶寶就會哭鬧。如果發現媽媽不在視線內,寶寶也會以大聲哭鬧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

5個月的時候,隨著寶寶自我認識和活動範圍的擴大,寶寶的識別能力不斷增強,已能區別父母和其他人。

6個月的寶寶已開始有了依戀、害怕、認生、厭惡、愛好等情緒,對熟人表現出明顯的好感,並且能夠根據家庭成員的親近程度表現出不同的反應。出於自我保護的目的,這個階段的寶寶對陌生人和陌生環境就會表現出過敏反應,對媽媽則最為依戀。

8、9個月的寶寶認生的現象更為常見。1歲多的寶寶已經開始有了獨立意識,對什麼都好奇,再加上活動範圍的擴大,就使得他們有了要離開父母的懷抱去探索周圍環境的欲望。但是,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對父母和親人仍然非常依戀,一旦遇到他從未見到過的人和物體,就可能表現出膽怯的樣子。因此,這一時期的寶寶是獨立性和依戀性並存。

即便到了2、3歲,寶寶仍然會對陌生人和陌生情景感到恐懼,這是寶寶發展的共性。此外,由於遺傳因素的差異,寶寶出生以後所處的家庭教養環境也千差萬別,因此每個寶寶認生的程度也存在很大的差異。

怕生對寶寶來說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現象,但是如果父母不注意正確引導而任其自然發展,那麼將來就有可能影響寶寶的社會化進程。所以,爸爸媽媽要有所行動。

提前預防

在寶寶還不懂得認生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帶寶寶多接觸其他人。比如,讓家裡其他人員幫著給寶寶餵奶、喝水、換尿布、逗著說話、抱著玩、做簡單的遊戲,讓寶寶不太熟悉的人逗寶寶玩等,通過與其他人的接觸,幫助寶寶適應他可能接觸到的各種社會環境。

逐步擴大交往範圍

對於認生的寶寶,媽媽可以從寶寶比較熟悉的人開始,讓寶寶習慣跟媽媽或者撫育人以外的人交往,然後讓寶寶逐漸接觸“熟悉的人比較多,而陌生人比較少”的環境,在熟悉了有少數陌生人在場的環境之後,再擴大他的接觸範圍,讓寶寶一點點適應與陌生人交往以及適應陌生環境的能力。

別強迫寶寶和陌生人交往

需要注意的是,在解決寶寶怕生問題時絕不能一廂情願勉強寶寶和誰親近,這樣只會進一步加深寶寶的排外心理。當陌生人到來時,如果寶寶怕生,可以允許他熟悉情況後再逐漸和陌生人接近。不要強迫孩子和陌生交往。

所以說,孩子認生怎麼辦呢?其實,孩子認生並不可怕!重要的是爸爸媽媽們怎麼正確引導和巧妙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