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梅雨季節 寶寶容易得手足口病

現在正值六月至七月間,這個時候南方地區正值梅雨季節,主要是指長江中下游地區。而我們都知道,梅雨季節裡,空氣濕度大、氣溫高,衣物等容易發黴,而這個時候細菌也容易滋生,很容易讓寶寶生病,尤其是手足口病高發季節。所以母嬰專家指出,梅雨季節 寶寶容易得手足口病。

早發現

手足口病由多種腸道病毒感染引起。毒素可通過血液進入體內,也可經淋巴和神經途徑進入人體內。發病後,若患兒自身免疫能力較差,則會出現口咽腫痛或全身不適,極可能迅速轉為重症。少數患兒還可出現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等臨床症狀,嚴重時可致其死亡。所以,越早發現,對手足口病的治療越有利。

早診斷

手足口病早期常有發熱、咳嗽、口腔不適、咽痛等類似於上呼吸道感染類疾病症狀,所以很容易導致誤診,貽誤病情。媽媽們要特別注意的是,早期的手足口病患兒同時伴有口痛、腹痛、厭食等表現,患兒口腔、咽、軟齶、黏膜、舌、齒齦等部位會出現疼痛性小水皰,周圍繞以紅暈,破潰成小潰瘍;疹子不像蚊蟲叮咬,也不像藥物疹、口唇牙齦皰疹和水痘。

當患兒出現如上症狀時即可憑直觀初步診斷為手足口病而及時就診。莫等患兒出現體溫超過38.5℃,劇烈頭痛、嘔吐、面色蒼白、哭鬧不安;煩躁不安、持續發燒、呼吸急促、全身無力、心跳加快等症狀時,再帶患兒去看急診,這樣很可能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早隔離

手足口病以患者及隱性☆禁☆感染者為傳染源,主要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觸等途徑傳播,在發病的第一周傳染性最強。此外,病毒還可通過唾液、皰疹液、糞便等污染後的手、毛巾、手絹、茶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間接接觸傳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飛沫傳播;如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經水感染;門診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可造成傳播。所以,手足口病患兒應儘早採取嚴格的隔離措施,防範于未然。

早治療

手足口病跟其他傳染性疾病一樣也可自愈。但由於此病患者常為兒童,抗病能力較差,若患病後得不到及時治療則嚴重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及發育狀況。對症調治可選用中成藥板藍根顆粒等清熱解毒類藥物。

知道了梅雨季節 寶寶容易得手足口病,所以我們要提前做好疾病預防工作,避免手足口病對寶寶的健康造成威脅。正值手足口病高峰期,防止寶寶手足口病,媽媽要把握4個重點: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