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母乳餵養誤區,各個擊破

母乳餵養是非常自然的事,媽媽不用學也會。但是一些在媽媽之間流傳的錯誤觀點就像攔路虎,給母乳餵養造成不少障礙,甚至讓少數媽媽不願意喂寶寶。澄清這些誤區可以幫助媽媽更順利地哺乳,給寶寶最天然、最營養、最有愛的食物。

誤區1 應該在下奶之後再給寶寶餵奶

很多情況下需要寶寶的吸吮媽媽才有奶水,所以寶寶出生後不要等待,立即讓他吸吮媽媽的乳☆禁☆頭,幫助媽媽分泌初乳。

初乳是一種淺黃色的液體,營養價值非常高,能夠增強寶寶的免疫力。媽媽不用擔心初乳喂不飽寶寶,因為初生嬰兒的胃是非常小的,就像一個小核桃,一點點初乳就能讓他吃飽喝足了。

另外,隨著寶寶的出生,連接媽媽和寶寶的臍帶就被割斷了,寶寶吸吮媽媽的乳☆禁☆頭,有助於重新建立起親子之間的聯繫。寶寶的吸吮還能增加媽媽的後葉催產素的分泌,幫助子宮收縮,防止產後出血。

誤區2 如果乳☆禁☆房有小傷口要停止餵奶

乳☆禁☆房上的小傷口常常是寶寶吸吮姿勢不當引起的,也可能是寶寶還不能很好地駕馭自己的舌頭。

寶寶正確的含接是要含住媽媽的整個或大部分乳暈,通過擠壓乳暈而吃到奶。如果寶寶只是含住了乳☆禁☆頭,是無法順利哺乳的,結果是媽媽的乳☆禁☆頭被吸破而寶寶卻沒有吃到奶。遇到這種情況,要讓寶寶重新來一次,直到他的含接正確,能大口吃到奶。

如果媽媽乳☆禁☆房上已經有了小傷口,在餵奶之前應該按摩乳☆禁☆房,疏通乳腺管,這樣母乳就會流出順暢,寶寶就不會使勁吸吮了。

每次餵奶時應該讓寶寶首先吸吮破損較輕的那側乳☆禁☆房,因為寶寶饑餓時吸吮非常用力,媽媽會感覺較痛。不要害怕寶寶吸吮時傷口出血,這不會對寶寶產生任何不良影響。哺乳之後擠出幾滴母乳,塗抹在傷口部位自然風乾,這樣有助於傷口癒合。

誤區3 媽媽服藥期間不能餵奶

媽媽在哺乳期不是絕對不能服藥,因為藥物在媽媽的血液中被稀釋了,母乳中的藥物含量很少,通常不到1%,但是有些藥物媽媽不得服用。所以在服用藥物之前,一定要聽聽醫生的建議。

為了盡可能減少藥物對寶寶的影響,媽媽應該在哺乳後再服用藥物,避免在血液中藥物濃度最高的時候餵奶(一般在服用藥物後的1~3小時),而且儘量選擇對寶寶影響小的用藥方式,能局部用藥的就不全身用藥,能口服的就不注射。

誤區4 媽媽感冒了就不應該餵奶

這個誤區源于媽媽擔心會將感冒病毒通過哺乳傳染給寶寶。其實,感冒病毒是通過呼吸道傳播的,不會通過母乳感染寶寶,而媽媽感冒後產生的抗體卻可以通過母乳傳遞給寶寶,等於給了他對抗病毒的強大武器。因此,媽媽在感冒時是可以喂寶寶的,只是要注意戴上口罩、洗淨雙手。

誤區5 媽媽餵奶期間很多食物不能吃

這是媽媽多慮了,分娩之後媽媽可以繼續保持以前的飲食習慣,不必做特殊改變,因為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10個月中,已經通過羊水熟悉了媽媽的口味,沒必要刻意地拒絕一些食物。

其實,多樣性的味道能夠激發寶寶對不同味道的適應能力,在以後添加輔食階段,寶寶會更加容易接受新的食物。但是媽媽也要注意,哺乳期不要吃刺激性過強的食物,不要飲酒。

誤區6 媽媽哺乳會發胖

事實上正好相反,母乳餵養有利於新媽媽恢復體重,原因是哺乳會消耗大量的熱量。在正常飲食的情況下,如果母乳充足,一天餵奶消耗的熱量大約是500千卡,大約相當於慢跑1小時。有些哺乳媽媽之所以給人肥胖的印象,是因為沒有做到膳食營養均衡、適量,攝入的食物熱量太多,超過了身體的消耗,自然就會發胖。

誤區7 哺乳幾個月後,母乳沒營養

研究表明,在寶寶生命的最初6個月中,母乳完全可以滿足寶寶生長的需要。在寶寶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母乳仍是寶寶主要的熱量來源。隨著寶寶的長大,母乳逐漸不再能滿足他們的生長發育需要,必須通過添加其他食物獲得足夠的熱量和營養素,但這不等於母乳沒有營養。

大量的研究證明,母乳無論在什麼時候,都富含營養,如脂肪、蛋白質、鈣、維生素、免疫因數等,所以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母乳餵養持續到寶寶兩歲。

微信公眾號:我和寶貝俱樂部(MIbaby_club),《我和寶貝》雜誌讀者俱樂部,准媽媽關注可直接申領3期免費雜誌。為准媽媽和小寶寶家庭提供優質的試用商品、權威的孕期及養育知識、豐富的育兒有獎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