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忽視對心靈與道德的教育我們將追求知識、培養學習能力視為教育,但卻把教育的另一個側面——對心靈的培養忽視了。然而,尋求地位、財富、名譽不是教育的目的,學習學問、修身養性、作為人正確地活著、將所學到的東西用於對社會有所幫助... 2017-02-21
- 
                                
                                    根據孩子的行為習慣制定有關吃甜食的規定如何根據孩子的行為習慣制定有關吃甜食的規定? 1、可以將甜食同口腔衛生聯繫起來,如果你孩子認真刷牙而且口腔健康狀況良好,可以更靈活些。 2、從孩子的口味得到些啟發。我的兩個孩子米蘭達和基爾,在... 2017-02-21
- 
                                
                                    好的行為需要健康的土壤培養對於很多父母大都會知道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但如何誇獎孩子才能夠讓孩子在這樣的表揚當中把自己好的行為形成一個固定的行為模式是很多家長所頭疼的,尤其是如何才能夠讓我們的寶寶不在鼓勵當中形成驕傲和要脅家長... 2015-02-12
- 
                                
                                    這些惡劣的行為易讓孩子自信全無自信的孩子對自己的能力有正確的認識,對所處的環境也更有安全感。然而,有些時候,父母的不當教育方法,卻讓孩子的自信受到嚴重打擊。 1.父母為孩子設立不適當的目標 孩子成長的速度不是一致的,有的孩子從... 2015-02-12
- 
                                
                                    從寶寶的行為判斷他的潛能天才往往都是在天賦顯現的初期就得到恰當的培養。如何及早發現寶寶身上的天賦潛質,並有針對性地加以培養,是合格的父母必做的功課。下面就教您一些從寶寶日常行為中發現他的天賦潛質的判斷方法。 1、能出色... 2011-01-17
- 
                                
                                    矯正與辨認不良的行為目的有不良行為的兒童往往是沮喪的,他們不相信能夠以有用的方式和別人一起得到歸屬,所以他們使用不良行為引人注意。而任何父母可以運用簡單的技術,發現孩子不良行為的目的,即觀察自己對孩子不良行為的感受和反應... 2015-05-14
- 
                                
                                    男孩遇事急躁的行為影響身心健康在小學舉辦的年級聯歡會上,男孩們正準備演出時,突然發現服裝道具不見了。男孩們急得像鍋上的螞蟻,一邊找一邊氣憤地互相指責、相互抱怨,就像一座座噴發的小火山。他們一個個臉漲得通紅,道具箱被他們摔得砰砰... 2017-02-21
- 
                                
                                    孩子的行為習慣不容忽視孩子的有些行為是不容忽視的,正所謂“千里之堤毀於蟻穴”,那些看起來不足掛齒的不恰當行為,一旦成為習慣,會阻礙孩子的發展。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可能被你忽視的問題,並尋求迅速制止的辦法。 1、打斷談話 為... 2014-09-19
- 
                                
                                    九種讓父母擔心的行為問題在寶寶反常行為背後都有心理上的原因,下面9種常見社會行為,媽媽不妨對號入座看一看究竟是哪種心理在“作祟”。 害羞行為 認生是每個寶寶都會經歷的發展階段,有些長大後自然會減低,有的則會持續一生,這與... 2006-12-08
- 
                                
                                    正確對待兒童說謊的行為幼兒到了三四歲以後,一般都有說謊的行為,導致幼兒說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歸納起來,不外乎以下三種。 第一,因害怕訓斥、打罵而說謊。幼兒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感覺好奇,尤其是家裡剛買回來的東西,非要親... 2006-12-04
- 
                                
                                    當孩子的行為慢吞吞時清晨的鬧鐘打破了寧靜,爸爸一翻身從床上跳下來,走進孩子的房間,喊著:“小強,起床了,不然要遲到了!” “噢!”小強翻了個身,人還躺在床上。 “快喲!”爸爸說完,刷牙洗臉去了。大約過了10分鐘,仍不... 2006-12-04
- 
                                
                                    1歲寶寶的行為標誌:攻擊一歲的寶寶偶爾會用拳頭和牙齒跟爸爸媽媽或其他小朋友“交流”,這是許多媽媽的煩惱,生怕孩子長大會變得很暴力。然而專家解釋:一歲左右的寶寶出現攻擊性的行為很正常,應該辨證的看待這些行為:一方面,這種行... 2006-12-08
- 
                                
                                    寶寶的行為真的在“胡鬧”嗎?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場景:寶寶每次玩完玩具,滿地狼藉,等大人好不容易把玩具收拾好,寶寶又把玩具攤了出來……這場景常令年輕媽媽抓狂。然而,很多貌似簡單的寶寶“胡鬧”現象,其實根源在家長身上。 寶寶大哭... 2011-01-23
- 
                                
                                    如何讓孩子的行為合乎規範的東西當成未來重要節日的禮物,延長他獲得滿足的時間,當然,家長的誠信也是相當重要,寶寶知道就算當時無法達到他的要求,但是未來總有一天可以讓他得到這樣的物品,也可以有效減少哭鬧的機會。 2006-12-26
- 
                                
                                    寶寶兒時的智力刺激會影響將來的行為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在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間,嬰兒與爸爸媽媽的互動情況可以預測他以後人生中可能產生行為問題的機率。 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對近1900名兒童進行了研究,從嬰兒期跟蹤至13歲。研究發現... 2017-02-21
- 
                                
                                    培養幼兒與他人和諧相處的行為習慣人是社會性的。孩子在一歲之後,越來越有了對夥伴兒的需求。但是對每一個孩子來說,如何與夥伴相處,還是他們亟需學習的一門學問。 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在早期教育中引導孩子與夥伴兒交往。在0-3歲期間,要經常... 2007-09-14
- 
                                
                                    說謊未必就是錯誤的行為女人總是認為自己要是說了謊就是天理難容了,其實有時我們用善意的謊言可以保護別人。對丈夫說“你今天看起來很帥!”對女人說“你最近怎麼變漂亮了!”對父母說“我生活得很好,很順心!”……比如,一個性☆禁☆高☆禁☆潮... 2017-02-21
- 
                                
                                    與注意力問題相關的行為與注意力問題相關的行為 《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修訂版)將ADHD型行為分成三大類:注意力缺乏型、多動型和衝動型。裡面列舉了《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修訂版)對ADHD的詳細診斷... 2008-12-03
- 
                                
                                    透視2-3歲寶寶的行為2-3歲的寶寶心智已有了很大的發展,在這一階段中,寶寶會表現出一系列令人費解的行為。就像剛剛出生時用哭來要求所需要的一切,其實,寶寶每一種行為的背後都蘊藏著他們成長的心路歷程。 讓我們一起來尋找那把... 2006-12-16
- 
                                
                                    別讓孩子用傷人的行為表達自己雖然你不能不讓孩子感到沮喪、受威脅、被傷害或生氣,但是你可以教給孩子怎樣用不傷害別人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這些感情。 打斷和干擾 問:有時候,孩子們似乎並不尊重我正在做的事情,如果那事情和他們沒有... 2017-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