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鼻出血的原因及預防

鼻出血是臨床常見症狀之一, 兒童比較常見, 可由鼻部疾病引起, 也可由全身疾病所致。

鼻出血可分為以下原因:

1、 局部原因 出血部位多在鼻腔前段, 常限於一側, 可由以下原因引起:

①鼻中隔前下段血管擴張或有潰瘍, 當用力擤鼻、打噴嚏、咳嗽、挖鼻孔時均易引起出血。

②打擊傷或摔傷, 造成鼻部血管破裂而出血。
③鼻中隔偏曲或有脊突:因該處粘膜較薄, 常發生粘膜糜爛, 可因乾燥血管破裂出血。

④急性和慢性鼻炎、乾燥性鼻炎都可發生鼻出血, 但通常出血量不多。 萎縮性鼻炎常在清除鼻痂、挖鼻孔或用力擤出痂皮時發生少量出血。

Advertisiment

⑤鼻腔異物:常見於兒童, 多為較堅硬的異物, 因損傷鼻腔粘膜而致單側鼻出血, 或表現為少量血性鼻涕。

⑥鼻腔腫瘤:除因侵蝕大血管引起出血外, 也常與局部感染有關。

⑦特異性☆禁☆感染:如結核、鼻硬結物或黴菌感染等可因粘膜潰瘍而出血。

⑧先天性血管畸形、鼻部靜脈曲張或遺傳性毛細血管擴張症時也可有出血表現。

2、 全身原因 全身疾病也可引起鼻出血, 有時可為某些全身疾病的首發症狀, 常見於以下一些疾病:

①急性發熱性傳染病和風濕熱:如麻疹、白喉、猩紅熱、傷寒、腮腺炎、百日咳、流行性☆禁☆感冒等, 多因高熱, 導致血管發生中毒性損害, 鼻粘膜明顯充血、腫脹、變幹, 以致毛細血管破裂而出血。 風濕熱病人約有1/3併發鼻出血。

Advertisiment

②心血管系統疾病:如高血壓、二尖瓣狹窄、肺氣腫、肺水腫、縱隔腫瘤等。

③營養不良:缺乏維生素A、B、C、D或鈣, 可引起鼻粘膜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加而發生破裂出血。

④血液病:如白血病、紫癜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和血友病是小兒鼻出血不止的常見原因。

⑤嚴重的胃腸功能障礙:可因血液氨增高, 促使鼻腔血管脆弱易損而出血。

鼻出血的預防:在飲食方面, 多吃些新鮮蔬菜水果, 補充足量維生素, 並保持大便通暢, 克服挖鼻孔的壞習慣, 氣候乾燥的季節, 鼻腔內應塗些金黴素眼藥膏或滴些石蠟油, 以保持鼻腔粘膜濕潤。 另外, 有風濕熱、心血管、血液或肝腎疾患的患兒要抓緊治療原發病, 以免鼻出血的反復發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