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黃疸型肝炎的症狀以及治療前的注意事項

什麼是黃疸型肝炎?黃疸肝炎就是由於肝炎病毒使肝細胞破壞、肝組織破壞重構、膽小管阻塞, 導致血中結合膽紅素與非結合膽紅素均增高, 所引起的皮膚、黏膜和眼球鞏膜等部份發黃的症狀。 通常, 血液的膽紅素濃度高於2-3mg/dL時, 這些部份便會出現肉眼可辨別的顏色。

黃疸型乙型肝炎整個病程一般分黃疸前期、黃疸期和恢復期三個階段。 主要表現為噁心、肝區疼痛、食欲不振、黃疸等。 也有極少部分的患者只有黃疸體征而血象檢查肝功能正常。 B型檢查超聲波肝脾均不見腫大。 臨床診斷為單純性黃疸肝炎。

Advertisiment
其原因機理尚不明確。 但預後良好。

發熱

急性黃疸型肝炎早期常有發熱, 多在37.5-38.5攝氏度, 高熱者少見, 一般持續3-5天, 而無黃疸型肝炎者發熱遠遠低於黃疸型肝炎者。 許多病人發熱還伴有周身不適、食欲減退, 誤認為得了感冒。 為數不少的黃疸型肝炎病人, 往往在醫院門診按感冒治療, 3-5天后待黃疸出現才被確診, 這是缺乏對肝炎發熱症狀認識的緣故。 發熱的原因, 可能是肝細胞壞死、肝功能障礙、解毒排泄功能減低或病毒血症所引起。

肝區痛

肝炎病人常常訴說肝區痛, 涉及右上腹或右背部, 疼痛程度不一, 有的脹痛、鈍痛或針刺樣痛, 活動時加劇, 且時間不一;有時左側臥位時疼痛減輕。 其原因是由於肝炎病毒引起肝臟腫大,

Advertisiment
使肝被膜張力增大;炎症波及肝臟韌帶及其周圍的紐織;另外患肝炎時病毒也常常累及膽囊及膽道系統, 引起膽囊膽道及其周圍的炎症。 也有病人初患病時無肝區痛, 一且確診肝炎後, 常常訴說肝區不適及肝區痛, 這可能是精神因素的關係。 對持續疼痛長期不緩解者, 應認真檢查以排除其他原因。 少數重型肝炎病例有腹脹、少尿、出血。

食欲減退, 噁心厭油

這是大多數肝炎病人都有的症狀, 尤其是黃疽型肝炎病人表現更嚴重。 肝臟是人體內最大的“化工廠”, 參與人體內的一切代謝過程。 其中分泌膽汁是重要功能之一, 膽汁中的膽鹽對脂肪的吸收消化起著重要作用。 患肝炎後, 因肝炎病毒誘發肝細胞大量破壞,

Advertisiment
分泌膽汁的功能減低, 從而影響脂肪的消化, 故而厭油食, 患肝炎時胃腸道充血、水腫, 蠕動減弱, 胃腸功能紊亂, 也影響食物消化與吸收, 加之代謝產物不能由肝臟來解毒, 刺激中樞神經系統, 故導致食欲減退、噁心厭油膩急性病毒性肝炎產生食欲減退等症狀

疲乏無力

這是肝炎病人發病的早期表現之-。 病人往往說不清楚何時起病, 其表現也不相同, 輕者不愛活動, 重者臥床不起, 連洗臉、吃飯都不愛做。 儘管經充分休息, 疲勞感仍不能消除, 嚴重者好像四肢與身體分離似的。 其原因是由於病人食欲不振, 消化吸收障礙, 導致人體能量不足;其次是由於病毒導致肝細胞破壞, 使肝臟製造和儲存糖原減少;另外缺乏維生素、電解質紊亂及肝細胞破壞引起血中膽鹼酯酶減少,

Advertisiment
影響神經、肌肉正常功能, 從而出現說不出的全身乏力。

尿黃如茶

黃疸型肝炎病人都有尿黃的症狀。 初起尿色淡黃, 逐日加深, 濃如茶色或豆油狀;繼而皮膚及鞏膜發黃。 正常情況下, 人體的紅細胞壽命是120天, 被破壞的紅細胞會放出血紅蛋白, 經過一系列的分解代謝, 變成黃色物質叫膽紅素。 由於肝炎病毒導致肝細胞破壞, 影響膽紅素的代謝, 使膽紅素進入血液增多, 經尿液排出體外較平時增加, 故尿色加深。 尿的顏色越黃, 說明肝細胞破壞越重, 病情好轉尿色逐漸恢復正常。

黃疸治療前的注意事項?

預防調護

飲食有節, 勿嗜酒, 勿進食不潔之品及恣食辛熱肥甘之物。

Advertisiment
黃疸病人應注意休息, 保持心情舒暢, 飲食宜清淡。 本病一旦發現, 立即隔離治療, 並對其食具、用具加以清毒, 將其排泄物深埋或用漂白粉消毒。 經治療黃疸消退後, 不宜馬上停藥, 應根據病情繼續治療, 以免復發。

新生兒黃疸預防與保健

孕母期間注意飲食衛生忌酒和辛熱之品不可濫用藥物如孕母有黃疸病史可口服黃疸茵陣沖劑自確診的服至分娩服藥時間以兩個月以上為宜嬰兒出生後宜密切觀察皮膚黃疸情況以便及時診斷和治療注意過早出現或過遲消退或黃疸逐漸加深或退而複現等情況以便及時破損感染。

藍光護理的注意點:

藍光療法是以波長420-470nm的藍色螢光管照射新生兒的皮膚,可使血清及照射部位皮膚間接膽紅素轉化為光-氧膽紅素,並經膽汁及尿排出體外,以降低間接膽紅素的含量.

往藍光床水盆內注入蒸餾水,調節溫度30-32度早產兒/新生兒32-36度,濕度55%-65%,上燈管距30-50CM,下燈管距20-30CM,光療前測生命體征,記錄黃疸程度,戴上眼罩及尿布,每2-4小時測生命體征,保證水分的供給,2次餵奶間給予糖水.

指數正常值

成人黃疸指數正常值

黃疸指數(血清膽紅素值)>17。1umol為正常值範圍

小兒黃疸指數正常值

小兒黃疸指數(血清膽紅素值)一般不超過15mg/dL就屬正常範圍。

在醫學上以血中膽紅素的濃度來代表膽紅素累積的程度,如膽紅素濃度為12mg/dl,表示100㏄的血中有12毫克的膽紅素。而醫護人員解釋病情時會以「黃疸指數」來簡稱膽紅素的濃度,如黃疸指數12表示膽紅素濃度為12mg/dl。而新生兒黃疸包括「生理性黃疸」及「病理性黃疸」。

閱讀本文的網友也閱讀了:

新生兒黃疸日常護理方法 新生兒黃疸的症狀 判斷新生兒黃疸的方法

新生兒黃疸指數(正常指數) 新生兒黃疸多久能退 新生兒黃疸吃什麼好

往藍光床水盆內注入蒸餾水,調節溫度30-32度早產兒/新生兒32-36度,濕度55%-65%,上燈管距30-50CM,下燈管距20-30CM,光療前測生命體征,記錄黃疸程度,戴上眼罩及尿布,每2-4小時測生命體征,保證水分的供給,2次餵奶間給予糖水.

指數正常值

成人黃疸指數正常值

黃疸指數(血清膽紅素值)>17。1umol為正常值範圍

小兒黃疸指數正常值

小兒黃疸指數(血清膽紅素值)一般不超過15mg/dL就屬正常範圍。

在醫學上以血中膽紅素的濃度來代表膽紅素累積的程度,如膽紅素濃度為12mg/dl,表示100㏄的血中有12毫克的膽紅素。而醫護人員解釋病情時會以「黃疸指數」來簡稱膽紅素的濃度,如黃疸指數12表示膽紅素濃度為12mg/dl。而新生兒黃疸包括「生理性黃疸」及「病理性黃疸」。

閱讀本文的網友也閱讀了:

新生兒黃疸日常護理方法 新生兒黃疸的症狀 判斷新生兒黃疸的方法

新生兒黃疸指數(正常指數) 新生兒黃疸多久能退 新生兒黃疸吃什麼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