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水漱口預防兒童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傳染病, 又名發疹性水泡性口腔炎, 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皰疹或破潰後形成潰瘍為主要臨床特徵, 夏秋季節高發, 並極易在兒童中暴發流行。

該病的傳染源主要是病人及隱性☆禁☆感染者, 通過直接接觸傳染或鼻咽分泌物、糞便、飛沫傳播。 臨床表現主要以手足口等部位斑丘疹和發熱為特徵, 也可有口痛、厭食, 口腔可見小皰疹或潰瘍, 部分病毒可引發心肌炎、肺水腫、皰疹性咽峽炎等併發症。 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患者, 是控制此病不繼發感染的有力措施。

臨床上, 手足口病的症狀主要有以下幾點:急性起病,

Advertisiment
發熱;口腔粘膜出現皰疹, 米粒大小, 疼痛明顯;手掌或腳掌部出現米粒大小皰疹;皰疹周圍有炎性紅暈, 皰內液體較少。 部分患兒還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噁心、嘔吐、頭疼等症狀。 患兒如有神情淡漠、頭疼、嘔吐等症狀, 應警惕併發症(心肌炎、腦膜炎)的出現。

及時發現和隔離患者是控制該病的主要措施。 防治手足口病, 應注意患兒的休息和護理, 餵食稀粥、米湯、豆奶, 用淡鹽水漱口, 口服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維生素C。 (本報通訊員 李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