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鵬程萬里的成語故事

1 鵬程萬里的故事

傳說, 在遙遠的北方, 有塊不毛之地, 那裡有個無邊無際的大海, 名叫天池。 天池裡有一種魚, 其身寬達幾千里, 沒有人知道它有多長, 它的名字叫鯤。 鯤變成了一隻大鳥, 就是鵬, 它的脊背好似巍峨的泰山, 它展開雙翅, 宛如遮天的烏雲一樣。

大鵬鳥乘著旋轉的狂飆盤旋向上, 搏擊一下翅膀, 就激起海面三千里的浪。 它乘著旋風, 直向高飛去, 扶搖直上, 沖入雲霄, 一下子就可以飛出幾萬里。 如此遠的距離, 大鵬鳥要過半年才能飛回到原來的住所休息。

沼澤中有只小小的雀兒, 看見大鵬在高飛,

Advertisiment
不以為然地笑笑說:“它將飛到哪裡去呢?我跳躍飛騰, 悠然向上, 不過幾丈高, 又回到地面上, 在蓬蒿叢中飛來飛去, 自由自在, 這也是極得意的飛行啊。 它飛飛向幾萬裡外的地方, 是為什麼呢?”

後來, 人們常用“鵬程萬里”作為祝賀或自勉的話。 李白在《上李邕》中, 寫道:“大鵬一日同風起, 扶搖直上九萬里。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在《漁家傲》中, 寫道:“九萬里風鵬正舉。 ”

2 鵬程萬里的寓意

俗話說:“石看紋理山看脈, 人看志氣樹看材。 ”一個人如果沒有志氣, 就不會奮發向上, 也成不了一個有成就的人。 立志是成功的起點, 一個人只有具備明確的目標和遠大的理想, 才會朝氣蓬勃, 勇往直前。 志有高下之分。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志向, 就像登山一樣。

Advertisiment
有的人發誓要登上最高的山, 有的人卻只想攀上丘陵。 登高山固然辛苦, 只要堅持到底, 必能如願。 那種“一覽眾山小”的境界, 豈是登丘陵的人所能感悟和企及的?唯有具備遠大的理想, 經過努力之後, 才能取得驕人的成就, 因為偉大的動力來自偉大的目標。

3 鵬程萬里資料

【原文】成語“鵬程萬里”出自戰國時期道家代表莊周《莊子集釋》卷一上〈內篇·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曰鯤。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志怪者也。 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 ”

【發音】péng chéng wàn lǐ

【解釋】相傳鵬鳥能飛萬里路程。 比喻前程遠大。

【出處】《莊子·逍遙遊》:“鵬之徙于南冥也,

Advertisiment
水擊三千里, 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前程遠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