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高危險群孕婦需留意子宮收縮次數

高危險群孕婦需留意子宮收縮次數是孕婦懷孕知識之一, 也是第一次懷孕的孕婦經常咨詢的問題, 生育健康網小編整理了“高危險群孕婦需留意子宮收縮次數”這篇文章希望給孕婦朋友提供一點參考, 下面請看正文


隨著醫療進步, 很多的早產兒雖得以存活下來, 但也有部分出現神經運動心智發展的障礙, 尤其引起的各種急慢性問題, 常使整個家庭陷入極大的困擾;為了避免生出早產兒, 醫師建議, 高危險群的孕婦, 應注意每小時子宮收縮變硬的次數, 30周前大約3次以下, 30周后大約4次以下,

Advertisiment
若超過這個標準即應臥床休息, 不能改善時, 應隨時與醫師聯絡。
早產兒指的是懷孕周數滿20周, 但未滿37周出生的小嬰兒。 早產的發生率約占所有懷孕的5至10%, 卻占所有新生兒死亡原因的80%, 只有對造成早產的原因充分了解后, 我們才能針對它做有效的預防。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陳中明在一場早產兒講座中指出, 早產的原因分為5大類:1、人口統計學、心理社會因素, 包括低社經階層、未婚狀態、母親年齡較低、受教育年數較少、懷孕前體重較輕、壓力大、長期站立、長時間勞力工作、身高較矮者;2、產科因素, 是指過去病史曾有胎兒或嬰兒死亡者、曾有自發性流產或早產者、曾有前置胎盤或羊膜早期破水、懷孕間隔時間短、子宮頸閉鎖不全、生殖道異常。
Advertisiment

現在病史有羊膜早期破水、沒有或較晚作產前檢查、子宮頸快速擴張、子癲前癥或毒血癥、嘔吐厲害、羊水過多、血型免疫問題、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多胞胎、胎兒先天性畸形;3、營養因素, 指母親體重增加的速率太慢, 約每周小于0.27公斤、懷孕過程總體重增加太少, 約40周小于10公斤。
4、母親的疾病, 如貧血、子宮頸有病菌著床、如披衣菌、b族鏈球菌、淋病等, 外傷、甲狀腺功能亢進、心臟疾病、高血壓、肺臟疾病、腎炎、肝臟疾病等;5、接觸毒性物質, 如藥物成癮者、抽煙、喝酒。
他說, 早產的預防除了加強公共衛生教育, 母親本身應注意平時生活習慣及生活型態的改善來減少早產的發生;而有些因素大多可以在懷孕前改善,
Advertisiment
讓母體在最佳狀況下懷孕。
他認為, 孕婦本身的投入是預防早產能否成功的重要關鍵, 因此醫護人員應該教導孕婦必須了解早產的原因, 評估自己是否屬于高危險群, 然后改善可能引起早產的個人因素, 如抽煙、喝酒、工作過度勞累、營養狀況不良、太年輕懷孕。
并且認識早產的早期征候, 如持續性的下腹痛、下背酸痛、陰☆禁☆道分泌物增加或出血等。 對于高危險群的孕婦, 應注其每小時子宮收縮變硬的次數, 30周前大約3次以下, 30周后大約4次以下, 如超過這個標準即應臥床休息, 不能改善時, 應隨時與醫師聯絡。
他表示, 希望經由教育宣導, 特別是由青少年健康教育著手, 讓大家對于早產有正確的認識, 早期診斷,
Advertisiment
早期預防及治療, 以降低早產兒的發生率, 提高早產兒的存活率及生活品質。

看了“高危險群孕婦需留意子宮收縮次數”這篇文章, 你是否對懷孕知識有了更多的了解呢, 了解更多請查看相關文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