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體驗父母艱辛 寶寶能學會感恩

妙招一:不做孩子的“包攬者”。

許多父母對孩子付出太多, 為孩子做好一切的事情, 讓孩子養成了“事事都是父母包辦”的習慣。 這樣的做法對孩子的成長很不利, 父母應該適時放手, 讓孩子學會自己處理問題, 鍛煉其獨立性, 體會到父母平日的艱辛, 心存感恩。

妙招二:讓孩子親身體驗父母的辛勞

當父母想要給孩子感恩教育時, 也要注意方式。 有些父母總認為自己所付出的, 是孩子願意接受的, 其實並不是這樣。 有時候, 父母所付出的不一定是孩子需要的, 甚至是孩子所厭煩的。 有些父母一旦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回應,

Advertisiment
還會表現出失望的情緒:“我們為他付出了那麼多, 孩子卻不領情!”

較恰當的處理方法是讓孩子知道父母的艱辛, 生活的不易, 讓孩子懂得父母的付出是珍貴的, 自己的所得是值得感恩的。 可以每週都會讓孩子抽出半天時間與父母一起做家務, 只有親身體驗過父母勞動的艱辛, 孩子才會明白父母的不容易。

此外, 如果天氣好, 她還會帶女兒到附近的鄉村田野勞動, 體會一下自己吃的東西, 是農民伯伯辛苦勞動得來的。 相反, 如果不讓孩子體驗, 總是口頭說教, 不僅不能讓孩子感恩, 還會讓孩子反感。

妙招三:給孩子“回報”的空間

當孩子想要幫助你做事情的時候, 父母一定不要再說“你把書讀好就行了”。

Advertisiment
因為父母最大的責任不是讓孩子學會讀書, 而是讓他首先學習做人, 這是他能好好讀書、把書讀好的基礎。 孩子懂得付出、懂得“回報”, 他才會懂得珍惜、懂得體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