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體罰孩子別打屁股 會降低孩子智商

常被體罰的孩子智商

最近, 美國《世界日報》報導, 一項針對1510名2~9歲的兒童進行的4年跟蹤研究表明, 未遭體罰的兒童, 智商的平均數比經常挨打者高出5至28分。 “有些父母動不動就用‘打屁股’來教育孩子, 這對孩子身心健康極為不利。 ”‘打屁股’會造成孩子臀部周圍血腫、血液迴圈不暢, 甚至發生壞死性炎症。 “另外, 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孩子毛細血管比較豐富, 身體各個器官也比較嬌嫩, 一旦受到外力撞擊, 很容易出現出血和心腦肝腎等器官的損傷。 ”

暴力會影響孩子心理健康

兒童保健專家介紹, “打屁股”等暴力教育手段除了讓孩子身體健康受損外,

Advertisiment
對孩子心理健康也極為不利。 用體罰會破壞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親密感情, 還容易對孩子的心理產生不良影響。 比如對一些性格較為外向的孩子採用打屁股等暴力手段進行教育, 不但不能起到教育作用, 還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甚至還會讓孩子模仿用暴力手段解決問題。 對於膽小的孩子採用暴力教育手段, 會使孩子變得更缺乏自信、充滿挫折感, 不利於孩子良好性格的塑造。

一些父母除了打屁股, 還會用揪耳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這種懲罰方式雖然不會造成耳膜損傷, 但在冬季, 外露的耳朵容易有輕微的凍傷, 這時揪孩子的耳朵就容易造成其耳軟骨損傷, 出現感染或血腫,

Advertisiment
父母應儘量避免。

為什麼不能打孩子的屁股

腦組織位於顱腔內, 顱骨通過寰枕關節與人的脊柱相連接。 如果父母在打孩子屁股時出手過重、過猛, 孩子的臀部突然受到撞擊, 可經脊柱傳到寰枕關節, 有可能造成顱骨整體變形, 引起腦幹的損傷, 後果不堪設想。

男孩子的屁股更打不得

父母一般都把孩子按在床上再打, 由於孩子掙扎、擺動, 有可能被床沿或其他依靠物損傷睾丸, 導致睾丸血腫或破損。 還有些父母一時氣不過, 用皮帶、雞毛撣子等其他硬物打孩子, 這樣會引起臀肌局部血腫, 血循環不暢, 甚至發生壞死性炎症。

打孩子屁股不但令他們皮肉受苦, 還會給他們心靈留下陰影。 父母在打孩子時一般會考慮別打壞了要害,

Advertisiment
卻很少考慮孩子也是有尊嚴的, 對父母的教訓也有個心理承受的度。 孩子天生脆弱、敏感, 極易受到傷害。 父母一時的怒聲訓斥和粗暴行為, 往往造成親子關係的不和諧, 嚴重的還會在自己與孩子之間產生永久性的隔閡。

孩子犯錯該如何處理?

1、讓孩子有機會說話

記者看到這位元家長建議, 孩子犯錯時家長不要急著插手, 可以先問孩子八個問題, 聽聽他們有什麼想法。 第一個問題是:“發生什麼事情了?”這個問題 看起來不起眼, 但是非常重要。 許多成人碰到突發狀況時, 會習慣性的太快下判斷:“一定是你先打他, 他才會打你。 ”“一定是你做錯事, 老師才會處罰你。 ”如 果我們不讓孩子從他的角度說說事情的經過,

Advertisiment
很可能冤枉孩子。 況且, 讓孩子有機會說話, 即使真的是他的錯, 他也會因為有機會為自己辯解而比較甘心認錯。

2、讓孩子情緒有個出口

第二個問題是:“你的感覺如何?”事情經過是客觀事實, 當事人心裡受到的衝擊純然是主觀的感受, 無所謂是非對錯。 很多時候, 我們只是需要把自己 的感受說出來而已。 一旦說出來, 哭一哭, 罵一罵, 心情就會好多了。 腦科學研究表明, 當一個人情緒強烈的時候, 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腦部吸收。 所以如果我們希望 孩子能夠聽得進去我們的意見, 我們就需要先理解他的感情, 讓他的情緒有個出口。

3、家長不做批評或判斷

孩子夠冷靜之後, 可以問他第三個問題:“你想要怎樣?”這時不管孩子說出什麼驚人之語,

Advertisiment
先不要急著教訓他, 而是冷靜的接著問他第四個問題:“那 你覺得有些什麼辦法?”在這個階段, 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腦力激蕩, 想各種點子, 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噁心的、幼稚的……這時候不論聽到什麼, 都暫時不要做批評或判斷。 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點子的時候, 就可以問他第五個問題:“這些方法的後果會怎樣?”讓孩子自己一一檢視, 每個方法的後果會是什 麼?你可能會很訝異的發現, 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後果。

4、讓孩子檢視自己的判斷

這是一個很好的親子溝通機會, 但是要避免說教, 只要陳述事實就可以了。 然後問他第六個問題“你決定怎麼做?”孩子一定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狀 況, 如果他瞭解後果,通常會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選擇。即使他的抉擇不是成人期望的結果,也要尊重孩子的決定。成人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先問他怎麼決定, 然後又告訴他不可以這麼決定。這樣子,他以後再也不敢信任你了。何況,就算他選擇錯誤,他從這個錯誤中也可以學習到更珍貴難忘的教訓。這個環節家長唯一要 做的是守住“不傷害、不妨礙”的底線。接著問第七個問題:“你希望我做什麼?”並且表示支持。等到事情過去之後,最好是一二天之後,問他第八個問題:“結 果怎樣?有沒有如你所料?”或是“下次碰見相似的情形,你會怎麼選擇?”讓他有機會檢視自己的判斷,如此練習幾次,孩子就會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不需要 家長操太多的心了。

99熱心醫生溫馨提示,教育孩子並不是靠體罰就可以的,棍棒底下出孝子已經不是一個好的教育方式了,再小的孩子也是有自尊的,孩子經常被體罰不僅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更是會影響孩子的智力。

如果他瞭解後果,通常會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選擇。即使他的抉擇不是成人期望的結果,也要尊重孩子的決定。成人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先問他怎麼決定, 然後又告訴他不可以這麼決定。這樣子,他以後再也不敢信任你了。何況,就算他選擇錯誤,他從這個錯誤中也可以學習到更珍貴難忘的教訓。這個環節家長唯一要 做的是守住“不傷害、不妨礙”的底線。接著問第七個問題:“你希望我做什麼?”並且表示支持。等到事情過去之後,最好是一二天之後,問他第八個問題:“結 果怎樣?有沒有如你所料?”或是“下次碰見相似的情形,你會怎麼選擇?”讓他有機會檢視自己的判斷,如此練習幾次,孩子就會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不需要 家長操太多的心了。

99熱心醫生溫馨提示,教育孩子並不是靠體罰就可以的,棍棒底下出孝子已經不是一個好的教育方式了,再小的孩子也是有自尊的,孩子經常被體罰不僅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更是會影響孩子的智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