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駝背人捕蟬的故事

1 駝背人捕蟬的故事

孔子前往楚國, 行走在一片樹林中, 看見一個駝背人在捕蟬, 就像拾取蟬一樣容易。

孔子上前問道:“您真靈巧啊!有什麼訣竅嗎?”

駝背人答道:“我有訣竅啊, 練習了五六個月, 在竿頭上疊放著兩個泥丸, 這兩個泥丸不掉下來了, 然後再去粘蟬, 那麼失手的概率就很小了。 後來在竿頭上疊放三個泥丸, 然後再去粘蟬, 失手的機會只有十分之一, 再後來在竿頭上疊放五個泥丸, 這五個泥丸仍不掉下來, 然後再去粘蟬, 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樣容易了。 粘知了時, 我的身子站定在那, 就像沒有知覺的斷木樁子;我舉著的手臂,

Advertisiment
就像枯樹枝;雖然天地很大, 容有萬物,而此時我就只知道有蟬翼。 我不回頭不側身, 不因萬物而改變對蟬翼的注意, 這樣還有什麼得不到呢!”

孔子回頭對弟子們說:“運用心志不分散, 就是高度凝聚精神, 恐怕說的就是這位駝背的老人吧!”

2 駝背人捕蟬的故事點評

任何一件事情, 只要我們心無旁騖的認真做個一年半載, 把別的誘惑、愛好暫時收斂和壓抑一下, 養成不被外界打擾的習慣, 專注的去做一件事, 那肯定是可以取得很好的成果的。 佝僂老人的體質沒有辦法和一般人相比, 但是他在捕蟬這件事情上卻遠遠超過了一般人的水準, 主要原因就是專一和刻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