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餵奶的母親怎樣通過食療來促進寶寶的健康

嬰幼兒腹瀉, 是嬰幼兒最常見的消化道綜合征。 腹瀉時丟失大量的水、電解質和營養物質, 短時間內對小兒最大的威脅就是導致機體脫水。 水對人體特別重要, 脫水嚴重可以危害生命, 長時間腹瀉則會引起小兒營養不良, 造成生長發育遲緩。 我介紹的是如何通過食療和保健按摩的方法來治療腹瀉, 但若寶寶腹瀉伴有脫水症狀, 如小便次數減少, 尿的顏色加深, 眼眶凹陷, 不願意喝水, 嘴唇乾, 昏昏欲睡, 不想活動, 應該立即送醫院救治。

嬰幼兒腹瀉, 幾乎每位母親都遇到過, 記得我兒子剛出生才3天,
Advertisiment
大便一天8次, 呈蛋花湯樣, 但兒子精神很好, 吃奶正常。 大便化驗結果排除了細菌病毒感染, 醫生說是我的奶水脂肪過多, 引起了寶寶消化不良, 讓我吃得清淡一些, 使寶寶的胃腸道有一個慢慢的適應過程。 我在以後的幾天裡飲食儘量做到清淡, 可寶寶的腹瀉並沒見好轉, 醫生準備給寶寶吃藥, 我擔心才出生的寶寶的胃腸道承受不了藥物的刺激, 就試著給兒子按摩手和腳, 每天按摩3次。 第二天兒子大便6次, 大便不再呈蛋花樣了, 而是稀糊狀;第三天兒子大便4次, 接近正常。 我的飲食為了加強營養也不再清淡, 而兒子大便一直很正常。

6個月以內的小嬰兒, 大便次數每日3~4次, 為黃色或黃綠色, 呈軟稀狀, 有些酸味, 小兒精神好,

Advertisiment
吃奶正常, 體重也增加, 這種情況是正常的, 不算腹瀉。 給嬰幼兒按摩時手腳一定要輕柔, 就像撫摩花瓣一樣。 小手按摩的位置是在手掌內側的小魚際(小指根部)上1/2的區域, 這是腸子的反射區, 輕輕按壓這一部位, 每次30下, 每日3次, 兩隻小手都要按到。 小腳上的腸子反射區在腳心以下、腳跟以上的這一區域, 每次也是輕輕按壓30次, 每日3次, 兩隻小腳都要按到。 按摩刺激手腳上腸子的反射區, 能刺激經絡, 加強腸子的血液迴圈, 幫助虛弱的腸子消化吸收食物。

民間還有一個方法是專門治療小嬰兒吃母乳不服引起的腹瀉, 做法是這樣的:將母乳擠出, 倒入鐵勺內, 放在小火上烤, 一邊烤一邊攪, 直到把母乳烤幹, 偏黃色就行了, 不能將母乳烤成焦糊狀。

Advertisiment
然後再將烤幹的母乳碾成粉, 在寶寶空腹時用溫水送服, 每日3次, 吃上幾天寶寶的腹瀉就能止住了。

最近幾年我還發現這樣的情況, 有不少小嬰兒反反復複地腹瀉, 醫院裡各種方法都治過, 就是不見好轉, 多數是只要停止母乳餵養寶寶的腹瀉就有好轉, 所以這一類的寶寶很可惜, 多數都早早停掉了母乳餵養, 改人工餵養。 我觀察到這一類母親飲食多寒冷, 她們的舌苔都是白苔, 一是醫生囑咐要吃清淡的, 二是這類母親中有不少人是從懷孕開始就在吃蛋白粉。 蛋白粉屬性偏涼, 長期吃必定會造成母體血液寒涼, 嬰幼兒吃了寒涼性質的奶水自然就會拉肚子。 遇到這一情況, 我從不去治療孩子, 只是讓母親的飲食做一些調整,

Advertisiment
如停掉蛋白粉, 停掉各種寒涼性質的水果、蔬菜, 如西瓜、甜瓜、獼猴桃、香蕉、甘蔗、苦瓜、荸薺、冬瓜、絲瓜、空心菜、莧菜、藕、慈姑、田螺、螺絲、河蚌、烏魚、綠豆、薏苡仁等, 多吃一些溫熱性質的食物, 如羊肉、牛肉、對蝦、基圍蝦、海魚、洋蔥、韭菜等。 在這裡特別推薦一道菜, 用黃鱔1斤, 瘦豬肉半斤, 蔥2根, 薑一塊, 蒜一頭, 再放入八角、桂皮、料酒、鹽、醬油、醋、糖一起紅燒。 這道菜不但能補血補腎, 還能祛除腎寒暖胃腸, 每天吃一次, 母親堅持吃半個月, 孩子的慢性腹瀉自然就會好轉。 以後母親每週吃2~3次, 不但對寶寶有好處, 就連自己也會臉色紅潤, 腰酸背痛的情況都

餵奶的母親要學會觀察自己的舌苔, 如自己的舌苔經常都是白白的,

Advertisiment
那你的寶寶很容易患胃腸方面的疾病。 這類母親一定要注意飲食上的調整, 多吃溫熱的食物。

嬰幼兒腹瀉, 在西醫上分為細菌、 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和非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 也稱胃腸功能紊亂;而中醫分為傷食性腹瀉、風寒性腹瀉、濕熱性腹瀉和脾虛性腹瀉。 下期我將針對中醫理論上4種不同性質的腹瀉, 告訴大家應該如何通過食療和其他方法分別進行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