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養成寶寶定時大便的習慣

健康成長的寶寶一般每天都能準時排便, 其中以早晨吃奶後排便的居多。 這時孩子情緒平穩, 容易集中注意力排便, 因此, 每天一到這個時間父母可以通過“嗯嗯”的形象化語言説明寶寶辨別要他大便的資訊, 形成條件反射。 到寶寶1歲左右, 就能教他早餐半小時後坐盆了。

1、養成寶寶定時大便的習慣。 健康成長的寶寶一般每天都能準時排便, 其中以早晨吃奶後排便的居多。 這時孩子情緒平穩, 容易集中注意力排便, 因此, 每天一到這個時間父母可以通過“嗯嗯”的形象化語言説明寶寶辨別要他大便的資訊,

Advertisiment
形成條件反射。 到寶寶1歲左右, 就能教他早餐半小時後坐盆了。 養成寶寶定時大便的習慣

2、寶寶排不出大便時, 不要長時間坐盆, 更不能讓他邊坐盆邊玩或看書。 因為在注意力分散的情況下, 孩子不易排便, 而且長時間坐盆, 易造成個別體弱的孩子脫肛。 每次坐盆5~10分鐘為宜, 每天次數也不宜過多。 只要精神和食欲都很好, 體重增加也正常, 大便不幹結, 那麼就算孩子2~3天排便1次, 也不用特殊處理。

3、給寶寶時間。 寶寶真正能自己控制大小便得到一歲半至兩歲。 之前的反射性排便排尿時期不能硬來, 如果寶寶哭鬧著不拉或過了5分鐘還不肯拉, 就轉移你的視線, 也轉移他的視線, 讓這段不愉快很快過去。 下次再來。

4、讓孩子接受,

Advertisiment
而不是排斥。 幫助孩子瞭解自己的身體, 讓他覺得自己身體的每個部分都是好的有用的, 自己的生理功能也是很自然正常的, 有利於孩子一生的身心健康。 而不是用 “今天又沒拉屎”、“不拉屎, 細菌、髒東西都留在你肚子裡了”之類的話來導致寶寶不良心理暗示:我拉不出屎, 我不健康。 如果因此讓孩子對自己的身體和生理功能產生排斥感, 會影響到長大後的身體觀念甚至性觀念。

5、關注需要技巧。 兒童專家指出, 如果對孩子的大便問題給予超過其他事情的特別關注, 孩子就會利用這個機會來叛逆、消極抵抗, 或糊弄周圍的人。 越自然、越沒有壓力的方法對孩子身心健康越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