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養娃新技能,看“臭臭”辨健康

寶寶又拉臭臭了!當媽媽發現寶寶大便顏色跟之前的有點不一樣的時候, 就會擔心是不是寶寶的健康出問題了?你知道嗎, 寶寶大便顏色是可以反映出寶寶的健康狀況的哦!

吃、喝、拉、撒、睡是新生寶寶的主要成長任務, 每樣都不能缺, 都很重要。 當大多數新手爸媽看到寶寶便便的形狀和質地會有那麼多種變化時, 都會感到吃驚!

其實寶寶的健康全都反應在寶寶的“臭臭”裡。

有的新手媽媽就會問這些問題:

寶寶每天排多少次便便才正常?

便便的軟硬怎樣才是正常的?

什麼樣顏色的便便才是健康的?

Advertisiment

.....

寶媽們, 正常的寶寶便便顏色可並不是只有那一種。 當你使用的餵養方式不同, 寶寶便便的顏色也會不一樣。

金黃色的軟糊便

採用母乳餵養的寶寶:由於母奶中含有豐富的寡糖, 能夠充分地刺激腸胃蠕動, 因此大部分寶寶不會有硬便的情形, 也不會有明顯臭味, 呈金黃色, 偶爾會微帶綠色且比較稀;或呈軟膏樣, 均勻一致, 帶有酸味且沒有泡沫。 這樣的寶寶每天排便的次數比較富有彈性, 每天2-5次, 甚至7-8次。

土黃色的硬膏便

採用人工餵養的寶寶:用配方奶餵養的寶寶大便較少, 通常會乾燥、粗糙一些, 稍硬如硬膏, 但也是只要不難解, 不似羊便, 就沒關係。 如果消化沒問題, 通常會是土黃或金黃色, 略帶一些酸臭味, 每天約1—2次。

Advertisiment
喝配方奶的寶寶有時大便會黃中帶綠或青綠, 這是因為配方奶鐵質含量都很高, 當寶寶對嬰兒奶粉中的鐵質吸收不完全時, 多餘的鐵質就會使大便帶綠色。

顏色較暗的便便

吃輔食後的寶寶:當寶寶從4個月開始添加輔食之後, 隨著寶寶輔食數量和種類的增多, 寶寶的便便就開始慢慢接近成人狀態, 開始變得顏色較暗, 每天排便2-3次。 吃較多蔬菜、水果的寶寶, 大便會較蓬鬆。 如果是魚、肉、奶、蛋類吃得較多的孩子, 因為蛋白質消化使然, 大便就會比較臭。

寶媽們如果細心觀察寶寶的便便也可以從中判斷出寶寶的健康狀況, 可以從寶寶大便這個小小細節找到“蛛絲馬跡”, 由此判斷寶寶的健康狀況:

1. 大便呈現灰白色,

Advertisiment
同時寶寶的白眼球和皮膚呈黃色, 有可能為膽道梗阻或者膽汁粘稠, 甚至可能是肝炎。

2. 大便呈現黑色, 可能是胃或腸道上部出血。 如果服用了治療貧血的鐵劑藥物, 也有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

3. 大便帶有鮮紅的血絲, 可能是大便乾燥, 或者肛門周圍皮膚皺裂。

4. 大便淡黃色、呈糊狀、外觀油潤、內含較多的奶瓣和脂肪小滴、漂在水面上、大便量和排便次數都比較多, 可能是脂肪消化不良。

5. 大便黃褐色稀水樣、帶有奶瓣、有刺鼻的臭雞蛋味, 為蛋白質消化不良。

當我們的寶寶在還不會說話的時候, 我們很難知道寶寶的身體是否是健康的, 也很難知道寶寶身體會出現什麼問題, 但寶寶的大便顏色就像一面鏡子, 讓我們可以從中觀察寶寶的健康狀況。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