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預防接種需要注意

寶寶接種疫苗是為了預防疾病, 但是疫苗畢竟是外來的刺激物, 如何讓寶寶的身體更好地接受它, 一旦身體出現反應如何應對, 都是媽媽需要預習的。

寶寶不能帶病接種疫苗

接種疫苗必須在身體狀況好的時候進行, 如果寶寶正在發燒, 患有急性傳染病、哮喘、風疹、濕疹等疾病或有心臟病、腎炎、肝炎等, 暫時不要接種疫苗。 寶寶腹瀉時不要服用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即糖丸), 等病好後兩周才能補服。 有癲癇病史及藥物過敏史的寶寶接種疫苗要非常慎重。 家長應該如實向醫生講述寶寶的健康狀況,

Advertisiment
要聽從醫生的指導。

瞭解疫苗的小脾氣

預防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痹)的疫苗分為注射和口服的兩類。 口服的是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 由於是活疫苗, 所以比較“嬌氣”, 不能加在熱開水或熱的食物中服用, 而且服用前後30分鐘內都不能餵奶等液體食物。 如果這些環節沒有做好, 有可能影響效果。 另外一類是注射的小兒麻痹疫苗, 是滅活疫苗, 就完全不受這些限制, 媽媽可省心不少。

接種疫苗後的小小不適

大多數寶寶接種疫苗後, 沒有什麼不舒服, 不過有少數寶寶會出現輕微的身體不適, 最常見的就是發燒和注射局部反應。 發燒一般不會很高, 多數是輕到中度, 持續1〜2天, 很少超過3天。 對發燒的寶寶, 如果體溫不超過38.5°C,

Advertisiment
可加強觀察,

一般不需要做特殊處理, 注意適當休息、多喝開水、注意保暖就可以了。 如果發燒較高, 應及時去醫院觀察治療。

有些寶寶打完疫苗後, 注射部位會有紅腫、痛癢, 但是範圍不大, 直徑極少超過5釐米。 反應較重的寶寶還會有局部淋巴結腫大、疼痛。 這些局部反應一般持續1〜2天, 然後逐漸消退。 發生輕、中度反應時一般不需任何處理;較重的局部反應可在前3天用毛巾冷敷(注意避開針眼), 等紅腫好轉後改熱敷, 每日數次, 每次10〜15分鐘。

警惕接種後的異常反應

異常反應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實施規範接種過程中或接種後造成受種者機體組織器官、功能損害。 雖然發生率極低, 可一旦發生病情相對較重, 對寶寶的健康損害較大。

Advertisiment
比如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 對絕大多數寶寶接種是安全的, 只有極少數服用後會發生疫苗相關麻痹病例, 而免疫功能缺陷的寶寶接種後發生這種事件的概率會大大增加。 因此, 在沒有相關禁忌證的情況下, 為這些特殊的寶寶接種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相對更安全, 以免造成嚴重後果。

本文摘自《我和寶貝》雜誌
《我和寶貝》雜誌:為准媽媽和小寶寶家庭提供優質的試用商品、權威的孕期及養育知識、豐富的育兒有獎活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