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中耳炎 哺乳嬰兒姿勢要正確

在兒童常見病中, 中耳炎發病率僅次於感冒。 那麼為什麼兒童容易感染中耳炎?育兒專家指出, 之所以兒童容易感染中耳炎, 與不正確的餵養姿勢有很大的關係, 更與感冒有關係。 專家指出, 預防中耳炎 哺乳嬰兒姿勢要正確。

預防中耳普通炎症

哺乳嬰兒時姿勢要正確

給嬰兒哺乳時姿勢要正確, 應把嬰兒抱起來, 取半臥位。 如果母乳過於充足、壓力過大, 可使嬰兒頭稍低, 以免嬰兒來不及吞咽而誤入咽管鼓。 用奶瓶餵奶時, 奶瓶不宜舉得太高, 奶嘴孔也不宜太大。 醫生特別提醒, 不宜常含奶嘴。 現在很多父母喜歡讓寶寶平時含個奶嘴在嘴裡,

Advertisiment
這種小道具雖然能讓孩子保持安靜, 但實際上卻會大大增加孩子感染中耳炎的危險。 研究發現, 頻繁的吸吮動作容易使病菌從鼻腔後端進入到咽鼓管, 無論您選用的奶嘴採用了多麼先進的工藝技術, 都會不可避免地增加寶寶感染中耳炎的危險。

避免二手煙的吸入。 吸入二手煙會使幼兒中耳炎感染率增加19%, 每年因二手煙而患上中耳炎的幼兒多達120萬。 專家認為, 香煙的氣味會刺激孩子嬌嫩的鼻腔和咽喉, 使病菌更容易在這兩個部位存活繁殖, 從而降低抵抗力, 一旦病菌進入到中耳, 就容易造成感染。

原因追蹤——

幼兒耳部結構未發育

感冒易誘發中耳炎

在兒童常見病中,

Advertisiment
中耳炎發病率僅次於感冒。 為什麼兒童容易感染中耳炎?

這與其耳部結構有關。 兒童特別是3歲以下的幼兒耳部結構尚未發育完善, 尤其是連接中耳和咽部的咽鼓管, 不僅僅是一個連接的導管, 還具有調節中耳腔的壓力、引流中耳分泌物的功能。 小兒的咽鼓管和成人有很大的區別, 不僅形態上不似成人的咽鼓管長而成角, 而是短、寬、平;而且位置低。 當孩子患呼吸道感染時, 致病菌非常容易通過咽鼓管進入到中耳, 引起中耳炎。 感冒時, 鼻內黏膜受到刺激後, 導致連接中耳、咽喉和鼻腔的咽鼓管腫脹, 從而使內部通路變窄、積液排流能力降低。 當耳部無法及時排除感冒造成的黏液時, 那裡就形成了細菌滋生的最理想的溫床。

Advertisiment
兒童中耳炎主要症狀為夜間耳痛, 以單耳為最多見, 年齡小的嬰幼兒由於表達力弱, 常常表現為夜間哭鬧、發熱、哭鬧不安、抓耳搖頭等症狀。

有鼓膜穿孔者, 禁止游泳。 此外, 在給孩子淋浴、洗頭時, 注意姿勢, 不要讓污水進入耳內;同時, 應避免孩子躺著哭泣, 以免眼淚流進耳道引起感染。

小編溫馨提示:預防中耳炎 哺乳嬰兒姿勢要正確。 所以為了更好的預防中耳炎, 我們要注意以上的事項, 採取正確的餵養姿勢, 避免寶寶感冒影響到耳朵的健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