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預產期提前多久算正常

1 預產期提前多久算正常?

預產期提前14天(2周)內算正常。

預產期即孕婦的預計分娩時間, 是醫學上依據末次月經估算的一個參考日期, 預產期本身就與受孕日期有差異了。 加上每位女性月經週期長短不一, 胎兒什麼時候出生受到宮內環境、胎兒發育情況、孕婦身體條件和現實環境等因素的影響, 出生時間不能準確預計。 所以推測的預產期與實際預產期有1-2周的出入是非常正常的。 一般說來, 在預產期前後2周內分娩都是正常的情況。 而在預產期38周~42周內分娩的都算是足月兒。 所以說, 預產期提前14天(2周)內算正常。

Advertisiment

2 早于預產期2周的即為早產兒

醫學上將整個孕期分為40周, 孕婦而在預產期前後2周內分娩都算正常。 但若是超過預產期2周還未生產即是早產兒。

早產是指妊娠滿28周至不足37周間分娩者。 此時娩出的新生兒稱早產兒, 體重1000~2499g。 國內早產占分娩總數的5%~15%。 約15%的早產兒死於新生兒期。 近年來由於早產兒治療和監護手段的進步, 其生存率明顯提高, 傷殘率下降。 國外學者建議將早產定義時間上限提前到妊娠20周。

早產的主要臨床表現是子宮收縮, 最初為不規律宮縮, 常伴有少量陰☆禁☆道出血或血性分泌物, 以後發展為規律宮縮。 宮頸管先消退, 然後擴張。 早產兒各器官發育尚不夠健全, 出生孕周越小, 體重越輕, 其預後越差。

Advertisiment

注意:妊娠滿28周至不足37周出現至少10分鐘一次的規律宮縮, 伴宮頸管縮短, 可診斷先兆早產。 妊娠滿28周至不足37周出現規律宮縮(20分鐘不少於4次, 持續不少於30秒), 伴宮頸縮短不小於75%, 宮頸擴張2cm以上, 診斷為早產臨產。

3 如何預防預產期提前分娩

避免勞累和外來刺激

孕晚期最好不長途旅行, 避免路途顛簸勞累;不要到人多擁擠的地方去, 以免碰到腹部;走路, 特別是上、下臺階時, 一定要注意一步一步地走穩;不要長時間持續站立或下蹲;在孕晚期, 須禁止性☆禁☆生☆禁☆活。

保持良好生活狀態

懷孕期間, 孕婦要注意改善生活環境, 減輕勞動強度, 增加休息時間;孕婦心理壓力越大, 早產發生率越高, 特別是緊張、焦慮和抑鬱與早產關係密切。

Advertisiment
因此, 孕婦要保持心境平和, 消除緊張情緒, 避免不良精神刺激;要攝取合理的充分的營養, 孕晚期應多臥床休息, 並採取左側臥位, 減少宮腔內向宮頸口的壓力。

關注自己的健康

如果孕婦患有心臟病、腎病、糖尿病、高血壓等合併症, 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雙胞胎或多胎妊娠、前置胎盤、羊水過多症等情況的孕婦, 定要遵醫囑, 積極做好自己孕期的保健工作, 及時發現異常, 並儘早就醫。

警惕子宮頸鬆弛

前次妊娠因子宮頸鬆弛而早產者, 於孕16~20周(在前次早產孕周之前)施行子宮頸環紮術。

防止羊水過多

一聽說羊水過少, 准媽媽都會擔心, 怕胎兒宮內發育遲緩, 怕超期妊娠、更怕胎兒畸形。 但是羊水過多, 容易導致子宮張力過大,

Advertisiment
也容易早產。

4 健康小提示

若孕婦本身曾有早產病史、懷多胞胎或在懷孕期間經常有陰☆禁☆道出血的孕婦, 均是早產的高危險群病人, 應多注意休息並觀察子宮收縮的次數。 至於患有糖尿病、高血壓, 甚至妊娠高血壓症的孕婦更應注意飲食控制與服用藥物, 必要時儘早住院治療, 控制可能發生的併發症並延長妊娠周數。 有些孕婦本身的工作量大, 或是體力、精神壓力負荷大者, 亦應視情況在孕期多臥床休息。 因為許多文獻報告均顯示過多體力或壓力的負荷都容易在預產期之前分娩甚至造成早產。

相關推薦:

預產期超過多少天之內算正常

超預產期幾天需要催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