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順產和剖腹產媽媽餵養寶寶有何不同

由於分娩方式的不同, 順產媽媽和剖腹產媽媽哺乳寶寶的方式也有一定的區別。 現在就來看看吧, 免得產後手忙腳亂。

開奶時間不同

順產媽媽:寶寶一出生, 順產媽媽就能喂寶寶了。 早接觸、早開奶, 對媽媽和寶寶都有好處。 雖然媽媽很勞累, 但是看著寶寶貪婪地吮吸, 一切辛苦都煙消雲散了。

剖腹產媽媽:媽媽剛剛經歷了手術, 開奶的時間會比順產媽媽晚, 但應該盡可能早一些。 媽媽常常擔心手術時使用的麻醉劑、消炎藥影響乳汁的成分, 對寶寶不利。 其實, 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 麻醉劑的量不會達到影響乳汁的程度,

Advertisiment
預防感染用的消炎藥也是選擇不影響乳汁的種類。

下奶時間不同

順產媽媽:因為順產是符合自然狀態的分娩過程, 媽媽體內的激素變化也是自然而然的, 所以很快能感覺到乳☆禁☆房脹痛, 下奶比較快, 寶寶能較早遲到足量的母乳。

剖腹產媽媽:剖腹產是用手術方法取出寶寶的, 媽媽的身體往往還沒有做好成分準備, 激素水準的調節需要時間, 乳汁分泌比順產媽媽晚一些。 即使下奶晚, 媽媽也不要失去母乳餵養的信心, 只要堅持勤吮吸, 奶水會多起來的。

餵奶姿勢不同

順產媽媽:姿勢比較靈活, 半躺式、橄欖球式、側躺式、搖籃式都可以使用, 只要媽媽和寶寶都感覺舒服就行。

剖腹產媽媽:由於腹部刀口受壓感覺很痛,

Advertisiment
所以媽媽餵奶時要儘量不壓迫那裡, 最初採用橄欖球式和側躺式比較好。 隨著刀口的癒合, 餵奶方式與順產媽媽就沒什麼區別了。

冬夜餵奶保暖小竅門

1、服裝保暖:給寶寶準備個羊毛馬甲或棉背心, 睡覺時可以改在輩子上面, 如果寶寶夜裡蹬了輩子, 不至於著涼。 夜裡吃奶時給寶寶穿上, 保暖效果也很好。 爸爸媽媽的毛線襪子也有大用處, 給寶寶穿上就像長筒襪一樣, 能蓋到膝蓋以上, 又保暖又舒服。 還有媽媽和寶寶都能披的毛毯, 餵奶的時候媽媽披上, 並將寶寶也裹上, 暖暖的。

2、設備保暖:熱水袋是超簡單、超好用的保暖i設備。 給寶寶餵奶時, 將熱水袋放在媽媽大腿上, 媽媽和寶寶都會很暖和。 把熱水袋放在寶寶的被窩裡,

Advertisiment
這樣被窩就不會變涼了, 吃完奶, 寶寶立刻就能暖和地入睡了。 寶寶吃奶後, 有時會吐奶, 媽媽和寶寶的衣服可能被浸濕, 不馬上換掉很容易感冒。 將熱水袋放在媽媽和寶寶的衣物上, 無論什麼時候穿換, 都是溫暖的。

3、姿勢保暖:準備一把和床一樣高的椅子放在床旁邊, 餵奶的時候媽媽坐在椅子上, 將椅子蓋在下半身和寶寶的身上。 坐椅子比坐床上暖和很多, 因為靠背可以保暖。

冬天將臥室做一些小小的改變, 就能做到防寒保暖。 比如在被褥和牆壁之間放上墊子, 牆壁的寒氣就能被擋住;夜間將窗簾拉好, 能有效避免透風和冷空氣的進入, 升高室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