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音樂胎教有可能會損害胎兒的聽力

一說到胎教, 准媽媽們肯定會不約而同地想到聽音樂, 沒錯, 音樂胎教確實是一種非常流行並且適用的胎教方法, 但它在哪個時間段應用最好呢?是否越多效果越明顯?

不少准媽媽喜歡音樂胎教。 法國研究人員發現, 胎兒的確對聽到的音樂旋律有記憶。 他們同時指出, 就音樂胎教而言, 並非多多益善。

巴黎笛卡爾大學生物心理學家卡洛琳·格拉涅爾-德費爾和她的研究團隊找來50名孕婦, 在她們懷孕第35、第36和第37周時, 每天給她們播放兩次9音符降調鋼琴演奏曲, 鋼琴曲長3.6秒。 待孩子出生一個月後, 研究人員給他們播放同樣鋼琴曲以及一首9音符升調鋼琴曲。

Advertisiment
為減少外界干擾, 研究人員選擇嬰兒睡覺時播放音樂。

統計資料顯示, 當所播鋼琴曲是胎兒時期聽過的旋律時, 新生兒的心跳明顯減緩, 比正常時平均每分鐘少跳12下。 升調鋼琴曲則讓新生兒平均每分鐘心跳減少五六下。

英國《每日郵報》9日援引格拉涅爾-德費爾的話報導, 這說明“新生兒對類似來自母體的聲音的關注遠遠高於其他聲音”。

但格拉涅爾-德費爾說, 胎兒對音樂有記憶並不意味著孕婦應該給發育中的孩子播放音樂。 “當胎兒發育成熟到擁有足夠聽力時, 即出生前4至5周, 他們會面臨所有的母體環境聲音, ”她說, “沒有更多聲音刺激的生理需要。 多並不總意味著好,

Advertisiment
尤其是發育期間。 ”“如果母親想提高孩子的音樂鑒賞力, 可以在孩子出生後, 那時孩子可以看、可以感受什麼是自己喜歡或討厭的事物, 而在胎兒時期母親無從得知, ”她說。

此外, 格拉涅爾-德費爾說, 音樂胎教時直接接觸皮膚的音樂播放機或許有害胎兒健康。 “這類刺激如果聲音太大或持續時間過長, 會對胎兒耳朵構成損傷。 不過, 媽媽唱歌給胎兒聽是一種非常自然的聲音環境”。

編後話: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不能盲目, 也不可貪多, 尤其是對於稚嫩的還未出生的嬰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