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音樂療法可讓抑鬱化作音符流淌

音樂和飲食、藥物一樣, 都會影響腦部的化學結構, 使人的情緒改變。 音樂療法主要是通過旋律和節奏, 刺激副交感神經與大腦, 改變腦電波與血液迴圈, 藉以改善某些特定症狀與不適。

音樂療法常做為現代醫學的輔助療法, 用來提升患者的生命品質, 如:減少失眠藥劑量, 輔以患者喜愛的音樂;外科手術利用音樂來鎮靜安神;腦傷患者借助彈奏樂器康復受損的手部等。

針對抑鬱症患者的治療, 音樂療法可以發揮同質原理, 投其所好, 讓人心情好轉;也可以發揮轉移原理, 讓音樂為患者療傷止痛。

Advertisiment
當自己喜愛的音樂播放時, 腦部會分泌內啡呔, 使情緒趨向穩定, 壓力也慢慢消失, 抑鬱症狀獲得緩解。

並非特定類型的音樂才能改善抑鬱, 畢竟每個人對音樂的喜好不盡相同。 適合青少年的音樂可能不適合老年抑鬱症患者, 還是要患者能接受的音樂才有益。 此外, 自己演奏、大聲唱歌或與他人合奏音樂, 可以讓席霧者獲得抒發, 也有助於患者趕走抑鬱。

音樂療法畢竟是一種輔助療法, 不能取代正規治療, 尤其是因為生理因素或慢性疾病導致的抑鬱症, 一定要正規治療, 音樂只能作為輔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