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寶寶皮膚問題該怎麼辦

新生兒的皮膚猶如新春的嫩芽, 吹彈即破讓人羡慕不已。 但是寶寶稚嫩的皮膚對於外界的環境也是異常敏感的, 環境的變化也會對寶寶的皮膚帶來一定的影響, 對於新父母而言該如何應對這些症狀呢?這已經成為家長們所關心的問題之一了。 那麼下邊就由小編將這些日常所見的一些問題, 以及一些預防的辦法給大家總結如下。

尿布是寶寶出生後最常用的東西, 但是用的時間長了寶寶的屁股會發紅、不舒服, 這就表明寶寶已經出現了尿布疹, 寶寶的皮膚可能還會有些紅腫發熱等現象的出現。

Advertisiment
主要分散在肚子和大腿上, 但不用著急寶寶出現尿布疹是很常見的現象, 特別是一歲之前的寶寶。 寶寶出現尿布疹後, 沒必要急著去醫院, 只要平時勤給寶寶換尿布, 三四天后就能恢復原狀。 但如果寶寶的尿布疹看起來像感染了一樣, 有水泡、膿皰、滲出黃色液體或潰爛, 就一定要去看醫生了。

新生兒紅斑:新生寶寶皮膚表面的角質層尚未形成, 真皮較薄, 纖維組織少, 但毛細血管網發育良好。 常常一些輕微刺激如衣物、藥物便會使皮膚充血, 表現為大小不等、邊緣不清的多形紅斑、多見於頭部、面部、軀幹及四肢, 一般來講寶寶沒有其他不適感。 嚴重的甚至出現紅腫、小水皰、糜爛及滲液。 這是因孩子的皮膚過於乾燥而產生過敏。

Advertisiment

斑屬正常生理變化, 無需治療通常在1~2天內自行消退。 千萬不要給寶寶隨便塗抹藥物或其他東西。 因皮膚血管豐富, 吸收和透過力強, 處理不當則會引起接觸發炎。

栗粒疹:很多父母都會發現自已剛出生的寶寶鼻尖, 鼻翼或面部上長滿了黃白色的小點, 大小約1個毫米, 這是受母體雄激素的作用而使寶寶皮脂分泌旺盛所致, 有的寶寶甚至在乳暈周圍及外生☆禁☆殖☆禁☆器部位也可見到這種皮疹。 寶寶出現了栗粒疹之後不需要驚慌, 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一般一到兩個月就消退了。

黃疸:剛出生的嬰兒很容易出現黃疸的現象, 有時候寶寶在出院前就有黃疸升高, 有的回家後幾天會出現黃疸。 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兩種。

Advertisiment
通常新生兒在出生兩天后, 就可以用肉眼看出皮膚有點黃, 在3~5天到達高峰, 7~10天多半就會消失, 這時黃疸指數(血清膽紅素值)一般不超過15mg/dL就屬正常範圍, 這屬於生理性黃疸。 病理性黃疸的發病原因比較多, 足月兒跟早產兒的標準不盡相同, 媽媽只要發現以下情況就要送醫院觀察了:

1、新生兒在出生24小時之內就發現黃疸, 是“早發性黃疸”。

2、黃疸指數一下子升太高, 一天增加5mg/dL以上, 這種情況比較常見的是溶血型黃疸(媽媽和寶寶的血型不合)

3、黃疸指數升得太高, 有15mg/dL。

4、持續的時間太長, 一般生理性黃疸持續的時間是7~10天, 如果超過兩個星期就要注意了。

寶寶出現黃疸後, 需要住院進行照光治療, 因為寶寶身體中來不及處理的膽紅素,

Advertisiment
經過血液迴圈到達皮膚, 通過照光, 能讓體內的膽紅素轉換成其他物質, 使得體內不斷堆積的膽紅素找到另一個出口, 黃疸的症狀就能改善。

總結:寶寶一出生每一個父母都將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 寶寶皮膚的問題就是其中一項。 以上所列出的均是在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問題, 新父母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沒必要擔心, 但首先要確定寶寶的症狀, 然後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妥善的處理。 如果情況嚴重的話, 需要及時看醫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