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生活>避孕方法>正文

青少年緊急避孕中心的意味

走在下班的路上, 不小心(其實, 小心了也沒辦法)看到兩個穿著校服的孩子摟抱在一起, (附近就有一所小學和一所中學), 男孩站在路邊臺階上, 女孩還騎在自己的自行車上, 久久地熱吻。 周圍三三兩兩的學生們正走在放學的路上。 我心想, 真的是時代不同了……

事實上, 1995年就有調查表明, 北京、上海、廣州、武漢、南京五大城市中學生早戀現象在各地分別占學生總數的31%, 29%, 39%, 25%和27%。 也就是說, 我國每四個中學生中, 就有一人在戀愛。 常識告訴我們, 11-15歲, 孩子就已進入青春覺醒期, 下丘腦和垂體前葉迅速發育, 并分泌性激素,

Advertisiment
與成人相同。 可見, 對生理發育走向成熟而且極富好奇心的中學生而言, 由于心理發育相對滯后, 干下“傻事”的幾率應該是存在的, 也許, 這個幾率還不能算小(調查表明, 在重慶, 大學生中, 男生的23.5%、女生的10.2%、全體的12.8%有過性☆禁☆交;而12.8%的男生、2.6%的女生、全體的7.3%在上大學前就有過性☆禁☆交。 調查者發現, 性行為在中學發生的比例也在擴大)。

擔心之際, 看到這么一則報道, 杭州首家青少年緊急避孕、意外懷孕援助中心日前悄悄成立。 并且, 由于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從4月2日起, 該中心由原先的定期開放改為全天開放(《北京晚報》4月2日)。 該中心負責人張女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 “發生這種事(懷孕), 孩子一般都不愿意讓大人知道, 但因為無法籌到幾百元的醫療費用,

Advertisiment
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會發生。 ”成立援助中心意在“幫助孩子把這種傷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

其實, 早在今年2月17日, 類似的機構——重慶市青少年意外懷孕緊急避孕援助中心就已在重慶市計劃生育委員會的努力下, 于重慶市計劃生育科研所附屬醫院成立。 當時, 人們議論紛紛, 各方反響強烈。 而今, 成立青少年緊急避孕中心的杭州拱墅區計劃生育局穩步跟進, 可以說, 他們的舉措是開創性的, 是值得贊賞的。 無論是正視青少年早戀及由此引起的性行為的觀念, 還是“雪中送炭”及時開辦援助中心這一舉措都值得其它各地類似部門的學習和仿效。 他們對青少年性行為的正視、關注、援手, 無疑在社會、學校、家庭中都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Advertisiment
面對青少年懷孕這一“非常態”的社會現象, 他們平常的心態顯示了成人社會對青少年成長的認可, 表示出主流機構對青少年“失足”的理解, 顯然, 這將贏得廣大青少年的認同, 并為之接受;他們開明的舉措將促使社會各界從對性, 尤其是對青少年的性, 一味回避的鴕鳥姿態走向正途——正視、研究、實踐, 從而解決由性而生的青少年問題, 消滅由性帶來的種種困惑和災難。

當然, 杭州拱墅區計劃生育局的舉措也不是沒有值得商榷之處。 比如, 筆者對記者著力刻畫, 而也正是該中心的“得意之作”的“為你保密”就大有疑問。 確如張女士所言, “發生這種事(懷孕), 孩子一般都不愿意讓大人知道。

Advertisiment
”但是, 發生了這么大的事情(在當事人和家長乃至社會上其他人士看來, 這恐怕都算大事了), 如果一味地表示理解, 一味地為其遮蔽, 豈不是侵犯了家長的“知情權”嗎?這種割斷家長和孩子溝通的做法, 勢必給家庭教育帶來盲點, 更將導致當事人以稚嫩的肩膀獨自承受由此帶來的孤獨和創傷, 堅強的孩子也還罷了, 若是有些不夠堅強的, 出了什么別的事情(并非沒有先例), 責任又該算誰的呢?

耐人尋味的是孩子們在“保密工作”上的傾向性。 據工作人員介紹, 到中心做手術的女孩“一般都由要好的同學和朋友陪著一起來, 但沒有家長和老師。 ”可見, 家長和孩子在這些“個別問題”上的親密感和認同感是極度缺乏的。 可憐復可嘆的是,

Advertisiment
有些家長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他們擔心的倒是, 成立這樣的中心, 是否會在一定程度上助長孩子嘗試“吃禁果”。 殊不知, 當孩子在懵懂和沖動中踏進禁區的時候, 他們哪會有如此的冷靜的思考——反正有緊急避孕中心呢!相比于怎樣跟孩子進行良性的溝通, 這些家長的擔心實在是多余而且被動的。

緊急避孕中心如果能把“悄悄的幫助”考慮得更周全一些, 實踐中, 幫助得更徹底一些, 也許, 這一新生事物的意義會更加深遠, 作用也更加明顯。 就青少年的引導和教育而言, 緊急避孕中心啟發著我們, 是不是應該在更多的地方, 更廣泛的領域開展對青少年們的“悄悄的幫助”呢?比如說, 在解決了孩子們的生理難題(懷孕)之后, 是否應有人嘗試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呢(由于心理問題而引起的抑郁、悲觀、厭學、出走甚至自殺等現象屢見不鮮)?

是否應有人嘗試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呢(由于心理問題而引起的抑郁、悲觀、厭學、出走甚至自殺等現象屢見不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