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需要給寶寶矯正牙齒嗎?

一、寶寶何時換牙

在通常情況下, 5~7歲時下頜的乳中切牙(中門牙)開始搖動、脫落, 不久, 在此處長出恒中切牙;同時, 在第二乳磨牙的後方長出第一恒磨牙。 此後, 其他牙也陸續替換。 恒牙的單尖牙和雙尖牙, 也是在同一位置的乳牙脫落後, 才能長出來。 直到12~13歲, 乳牙全部脫落, 恒牙替換完畢。 再以後, 單出恒牙:12~14歲在第一磨牙後面長第二磨牙, 18歲以後長第三磨牙。 有些人沒有第三磨牙也屬正常現象。

換牙的順序和時間大致如下:

中切牙 4顆 5~7歲

側切牙 4顆 8~9歲

第一雙尖牙 4顆 10歲

單尖牙 4顆 11歲

第二雙尖牙 4顆 12歲

第一磨牙 4顆 6歲

Advertisiment

第二磨牙 4顆 13歲

二、換牙期間有6件事情要注意

1.留意孩子的乳牙和恒牙的生長情況, 定期去看牙醫, 以便發現問題及早解決。 如果發現乳牙旁邊有恆牙長出, 但乳牙未脫落, 形成了雙排牙, 這時家長要儘早帶孩子去醫院拔除滯留的乳牙。 另外, 如果上頜門牙縫隙過大、畸形牙齒從上門牙位置長出、一顆門牙從異常位置長出, 這說明可能有一個地方長多顆牙齒的情況, 要到醫院就診。

2.每天督促孩子刷牙, 早晚各一次, 預防齲齒。 兒童刷牙選用兒童專用的牙膏和牙刷, 刷牙方式正確, 時間大概兩分鐘到三分鐘。 除了刷牙, 孩子每次吃完食物最好漱一下口, 保持口腔衛生。

正確的刷牙方法及步驟:

正確的刷牙方法與步驟

Advertisiment

3.一些家長以為在孩子換牙時給他們吃精、細、軟的食物可以保護新萌出的恒牙。 殊不知, 如果光吃軟食, 反而會影響頜骨的發育。 因此孩子換牙期間要多吃纖維素高、有一定硬度的食物, 比如牛肉、胡蘿蔔、芹菜、玉米等, 保持對乳牙的刺激, 促使乳牙按時脫落, 另一方面通過咀嚼運動, 促進牙床、頜骨和麵骨的發育。 現在我們吃的食物過於精細, 咀嚼過少, 使頜骨的發育不足, 結果很多兒童恒牙萌出後空間不夠, 牙齒擁擠錯位, 影響牙齒美觀和功能。 另外, 讓孩子多吃硬食物、含蔗糖少的食物, 少吃零食。

4.及時糾正孩子的一些不良習慣, 如吐舌咬舌, 咬手指頭或鉛筆, 用舌頭舔牙齒等, 這些壞習慣都會影響孩子牙齒的生長, 導致牙齒變形。

Advertisiment

5.要特別保護孩子6歲左右長出的第一顆恒磨牙。 因為新萌出的牙齒表層鈣化不足, 耐酸性差, 容易齲壞。 新恒磨牙萌出後一年內家長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做窩溝封閉, 預防被蛀掉。 窩溝封閉是最經濟有效的防止齲齒的方法。

6.要照顧好孩子, 儘量防止外傷導致牙齒缺失。 兒童牙齒外傷脫落後, 要找回脫落的牙齒, 牙齒表面比較髒的話, 立即用清水沖洗掉髒物, 放入牛奶或水中儘快到醫院就診, 可以做脫落牙齒再植固定。

三、換好的牙排列不整齊、牙縫大需要矯正嗎?

小朋友前門牙替換好後, 經常排列不是很整齊, 家長很著急, 不知是否需要矯正, 其實, 前門牙剛剛換好後有一些擁擠是正常生理現象。 其原因是小朋友骨骼比較小,

Advertisiment
且骨骼會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變大, 而換好門牙大小不會隨年齡增長而有變化, 所以會有暫時性的擁擠, 而且由於相鄰牙齒萌出時對門牙的擠壓(換牙期牙縫大, 通常會隨著其他牙換後擠佔恢復), 常引起門牙的歪斜, 扭轉, 該段時期前牙區牙齒看上去不那麼整齊, 順眼, 兒童口腔醫學的學者稱該段時期為“醜小鴨期”。 隨著小朋友年齡的增長和顱骨的發育, 大部分情況會得到改善。

但如果有以下狀況, 則需要矯正了:

(1)嚴重的上頜骨或下頜骨骨骼畸形, 如表現為前牙過分前突、嘴唇前突等。

(2)不良習慣嚴重影響牙頜發育。 如咬下唇習慣、吃手指習慣、口呼吸習慣、吐舌習慣。

(3)個別牙嚴重錯位, 如扭轉牙;個別牙反合(上牙咬在下牙的裡面)。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